• 天津老戏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津老戏园

10.5 3.5折 30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利成、周雅男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13263

上书时间2023-05-10

中图网旗舰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从士戏台到“八大天”
最早的戏台——三面凸出式
天津早期的“四大名园”
大舞台——旧式戏园向现代戏院的过渡
华北第一剧场——中国大戏院
劝业场的“八大天”
舞台升平
评戏发详于天津
评戏与落子馆
新奇的道具和布景——彩头戏
争强斗富的堂会
名角、名票齐聚义务戏
节日的点缀——应景戏
猴子、骆驼上舞台
打背弓
戏园里的风景
手巾把儿糖果案子茶房
看白戏
捧角儿
戏园中的楹联
封台开台破台
戏园里的供奉
大衣箱里的“富贵衣”
后台的戏箱
戏园众生相
形形色色的园主
行侠仗义的高福安
梨园行的经纪人——经励科
检场人个个有绝活儿
名伶与天津
“四英”——天津最早的坤伶
梅兰芳的天津情结
银达子跪哭中华园
名伶刘汉臣被害真相
小白玉霜被霸占的日子
轰动全国的杨翠喜案
北方曲艺发详地
电影院里故事多
风月无边话舞场
附录:旧天津娱乐场所简介
后记
《天津老戏园》一书,是其多年研究的成果。该书以翔实的档案史料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图片,反映了天津戏曲、曲艺、电影及舞场等旧事逸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津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年中国娱乐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梨园曾流行“北京学艺,天津走红,上海赚钱”之语,天津被誉为“曲艺之乡”、“河北梆子发祥地”、“评剧的摇篮”,中国第一家影院出现在天津,前苏联影片最早在天津放映。作者善于以文学语言描述历史事实,展现了天津城市变迁中的人文风貌和天津当年文化艺术的辉煌,填补了津门戏园史空白。
该书以文学语言描述历史的写作风格,也为史学类书籍中送来一缕清新的春风,读来格外轻松、休闲。外地人读后可以最直观地认识天津、了解天津,天津人读后定会倍感亲切与自豪,尤其是天津卫的老人读后,一定会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追念。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利成、周雅男 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201050294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160千字
【内容简介】
《天津老戏园》一书,是其多年研究的成果。该书以翔实的档案史料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图片,反映了天津戏曲、曲艺、电影及舞场等旧事逸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津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年中国娱乐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梨园曾流行“北京学艺,天津走红,上海赚钱”之语,天津被誉为“曲艺之乡”、“河北梆子发祥地”、“评剧的摇篮”,中国第一家影院出现在天津,前苏联影片最早在天津放映。作者善于以文学语言描述历史事实,展现了天津城市变迁中的人文风貌和天津当年文化艺术的辉煌,填补了津门戏园史空白。
该书以文学语言描述历史的写作风格,也为史学类书籍中送来一缕清新的春风,读来格外轻松、休闲。外地人读后可以最直观地认识天津、了解天津,天津人读后定会倍感亲切与自豪,尤其是天津卫的老人读后,一定会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追念。
【目录】
从士戏台到“八大天”
最早的戏台——三面凸出式
天津早期的“四大名园”
大舞台——旧式戏园向现代戏院的过渡
华北第一剧场——中国大戏院
劝业场的“八大天”
舞台升平
评戏发详于天津
评戏与落子馆
新奇的道具和布景——彩头戏
争强斗富的堂会
名角、名票齐聚义务戏
节日的点缀——应景戏
猴子、骆驼上舞台
打背弓
戏园里的风景
手巾把儿糖果案子茶房
看白戏
捧角儿
戏园中的楹联
封台开台破台
戏园里的供奉
大衣箱里的“富贵衣”
后台的戏箱
戏园众生相
形形色色的园主
行侠仗义的高福安
梨园行的经纪人——经励科
检场人个个有绝活儿
名伶与天津
“四英”——天津最早的坤伶
梅兰芳的天津情结
银达子跪哭中华园
名伶刘汉臣被害真相
小白玉霜被霸占的日子
轰动全国的杨翠喜案
北方曲艺发详地
电影院里故事多
风月无边话舞场
附录:旧天津娱乐场所简介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