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馆藏无笔迹
  • 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馆藏无笔迹
  • 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馆藏无笔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馆藏无笔迹

987 九品

仅1件

湖北十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凡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11

春风书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凡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3397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7页
  • 字数 450千字
【内容简介】
山西阳高县北部三镇庙宇及庙会,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依旧艰难的村民生活中,于情理之中迅速复兴。在村民的需求之中,在民间信仰的扩布之中,在村民的意识及行为之中,它们于涅柴之后的再生是有选择和多功能的,并具有自身恢复与适应调节能力。这使停止或处于暗流状态的民间乐班复又大张旗鼓地出现于该场合之中。
阴阳与鼓匠,是当地对于分别以笙管与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民间仪式音乐班社成员的不同指称。原本具有不同民族特征的乐器,笙管与唢呐,在曾经是多民族交相融合的区域之中相遇,同时被村民接受与使用。在数百年的变迁中,唢呐与笙管相谐与和鸣。
社会身份首先是普通村民的阴阳与鼓匠,亦因其吟诵经文、乐器演奏等相关技艺而成为与普通村民相异的仪式执行人。阴阳与鼓匠乐班并非纯粹的音乐组织,而是活跃在当地庙会及丧葬礼仪中的仪式班社。作为象征体系中的文化符号,他们链接着村落中的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
生活于人生礼仪与社区礼仪之中的阴阳与鼓匠乐班,是与周遭村民精神上互助互惠、经济上接受世俗化集体供养、并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艺术班社。或日,乐班成员是经营着自己的班社,生存在村落礼俗文化里、接受世俗化的集体经济供养之中的小农。
在民间信仰体系中生存的阴阳与鼓匠乐班,由于功能的同及不同,不仅构筑了村落生活级序,而且,通过仪式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扮演,演绎了仪式中间层次的内部细分。其中阴阳所执行的仪式指向更多的偏向神灵,亦因其遵循或日固守而代表秩序空间中的相对核心地位。鼓匠,则是促使传统生“变”的因素之一,其变化显现得颇为隐蔽与微妙:在表面乐曲增减及改变的现象中,实际蕴涵着功能实质的稳定与不变。正因其表面彰显的善变,所以鼓匠能够在时政更替之中主动吸收与纳用新鲜事物、迎合不断变化的观众口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迅速发现与保护自己位置的能力是阴阳所无法相比的。这,也是鼓匠似乎更能超然于历史而生存的原因之一。
阳高县北部阴阳与鼓匠乐班,作为建构秩序空间的中间砖石,链接起秩序仪式与象征体系主轴中的“神圣”与“世俗”、“神灵”与“村民”的极点两端;并通过在秩序空间——庙会与丧葬——的特定环境中,经由阴阳与鼓匠乐班的音乐建构(musicmaking),用两种功能相近、用法相异的文化符号共筑了个性化的地方历史。
【作者简介】
吴凡,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1999年,获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期问获“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位,导师张振涛研究员和钟思第(stephenJones)研究员。2005年获该院首届“科研之星”奖,2006年获优秀博士论文奖。
近年来,出版专著《民间音乐》,合著《巴赫三部创意曲(教学版)》在《中国音乐学》、
《音乐研究》、《艺术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汉字的背后一民族音乐学学科
视域中的译文透析》,《庙会乐班家族一链接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的象征文化》、《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等;翻译英文原著《字里行间读集成》、《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等。多次
赴国内外参与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
【目录】
内容提要(附英文)
绪论
一、庙会研究综述
二、研究取域及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部分术语界定——构筑论文的方砖
第一章仪式乐班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地理概述及自然生态环境
一、研究地点之地理概述
二、研究范围中的村落
第二节研究范围中的庙宇分布及变迁
一、县志及村民记忆中的庙宇分布
二、80年代之后庙宇的重建及其分布情况
三、庙宇形制
四、代表性五座庙宇概述
第三节庙会——具有自变功能的第三领域
一、“第三领域”阐释——在他变中生存的自变体系
二、阳高庙会综述

第二章乐班概述
第一节乐班界定
一、阳高县音乐类班社概述
二、乐班界定
三、乐班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阳高北部乐班分布
一、阴阳、鼓匠的分布
二、乐班数量变化
三、乐班分布探析
第三节乐班成员的婚姻——改弦更张中的延续与变化
一、改弦更张中的延续:20世纪初至50年代
二、地位及身份的转变:50—70年代末的婚姻观念及选择
三、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以来的变化中的不变
第四节乐班服饰
一、阴阳乐班的服饰
二、“不讲究”的鼓匠
第五节乐班的黑话
一、一个并非“中国特色”的现象:黑话
二、阳高县乐班黑话

第三章庙会中的乐班及祈雨仪式
第一节庙宇与乐班的双向选择
一、庙宇对于乐班的选择
二、乐班对于庙宇的选择:从没有选择到有所选择
第二节庙会中的班社构成
一、乐班及各类班社共筑的庙会音声环境
二、庙会吸纳乐班的变化及其具体方位设置
第三节庙会祈雨仪式详录

第四章乐班音乐建构
第五章庙会及乐班中被建构与反建构的女性
第六章谁是乐班的恩主——世俗化的集体经济供养模式
第七章庙会·乐班·家族——链接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的象征文化
结语秩序空间中的仪式乐班——建构村落秩序与象征体系的文化符号
附录一阴阳与鼓匠套曲谱例
附发二在希望的田野上——田野工作日志摘录
附录三论文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