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 馆藏 正版 无笔迹
  • 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 馆藏 正版 无笔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 馆藏 正版 无笔迹

984 九品

仅1件

湖北十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云雷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春风书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成云雷 著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48941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7页
  • 字数 2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文史哲研究丛刊
【内容简介】
圣人观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本书主要就圣人人格与社会秩序建构之间的理论关联进行了反思,认为儒家圣人不仅是个人修身的道德典范,也是社会秩序建构的主体。作者利用相关典籍文献与出土材料,对先秦儒家圣人和秩序建构的内涵作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先秦儒家圣人构建社会秩序的途径、条件和依据。此外,本书通过先秦诸子对儒家秩序建构思想的批评,指出了这一思想的现实命运,即以“王的圣化”和“圣的王化”两种方式在秦汉现实政治中获得部分实现。本书不仅对于先秦儒家圣人构建秩序思想的探讨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文明形态的构建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成云雷,1968年3月生,江苏南通人,哲学博士。现为南通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伦理学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榜样论》(合作)、《趣味哲学》、《哲学的误区》等。在《哲学研究》、《孔子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省厅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圣人:先秦儒家建构社会秩序的主体
第一节圣人探源
一、殷文化中的“圣”
二、西周与春秋时的“圣”与“圣人”
第二节先秦儒家圣人的内涵及其成因
一、圣人的内涵
二、圣人成为秩序建构主体的原因
第三节先秦儒家圣人所要建构的秩序及其核心价值

第二章德化: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社会秩序的途径
第一节圣人德化的渊源和内涵
一、德化的渊源
二、德化的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圣人德化在政道和治道两方面的表现
一、孔子德化思想的表现及《大学》的发展
二、孟子德化思想的表现
第三节圣人德化何以可能
一、人类情感的共同性是圣人德化的心理前提
二、身体呈现是德化的现实通道

第三章德位与时命: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社会秩序的条件
第一节圣人之德:建构秩序的内在条件
一、圣人之德的演变:从多能到仁且智
二、仁智之德的形成
第二节圣人之位:建构秩序的外在条件
一、位对于秩序建构的作用及其获得
二、德位关系
第三节时与命:圣人建构秩序的限制性因素
一、时与命的内涵及其在秩序建构中的作用
二、时与命的限制与先秦儒家的选择

第四章天道与人性: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社会秩序的依据
第一节天道:圣人建构秩序的终极依据
一、圣人建构的伦理政治秩序及其运行规则来源于天
二、圣人建构秩序的主、客观条件来源于天
三、天是圣人建构秩序的价值之源
第二节人性:圣人建构秩序的现实依据
一、秩序建构的核心价值与人性
二、秩序建构的具体措施与人性
第三节圣人建构秩序的两种依据的关系
一、孔子思想中的“性与天道”及《中庸》、《易传》、孟子的发展
二、荀子思想中的天人关系

第五章理论与现实: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社会秩序思想的历史命运
第一节诸子对于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秩序思想的批评
一、墨家对于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秩序思想的批评
二、道家对于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秩序思想的批评
三、法家对于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秩序思想的批评
第二节先秦儒家圣人建构秩序思想与秦汉政治演进现实的互动
一、王的圣化
二、圣的王化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