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收藏 特惠】中国哲学通史(全10卷): 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少数民族哲学卷+古代科学哲学卷
重磅经典,10册总定价1712元。26张实物图。经典丛书,评价极其高,值得收藏!正版现货,全新未拆封,实物图!根据网站最新规定,本店暂时无法标注全新品相。认准实物图,谨防网站盗版书!
¥
81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丁为祥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为祥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214258618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640页
-
字数
540.000千字
- 【内容简介】
-
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高峰,但在宋明之间,既存在着思想谱系的一致性,又存在着“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的不同追求。之所以会形成这一差别,主要是由宋明两代不同的政治生态造成的。宋代皇室尊士,前越汉唐,后逾明清,因而宋代士人也就形成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表现在理论上,这就成为以朱子为代表的的天理本体论体系。
本书从肩负“道统之传”的曹端出发一直到提倡“诚意慎独之学”的刘宗周,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论证了明代理学——心学与气学在总体继承朱子学基础上之两种不同走向,最后将儒家心性之学推向高峰,并由此开启了明清之际的反思与批判思潮。
- 【作者简介】
-
丁为祥(1957——),陕西西安人,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暨中华朱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分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朱子哲学视野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的发生学考察》《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儒家主体精神探索》等著作,发表论文170余篇。
- 【目录】
-
导 论
一、哲学史与思想史
二、体制、传统与思潮的交互作用
三、不同思潮的互动及其相互塑造
四、明清思潮的转向及其分期
第一章 明代的时代大势与思潮特征
第一节 明代社会的总体特征
一、元末的形势与明代政权的建立
二、明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三、明代士人的地位
第二节 明代的思潮特征
一、三教概况
二、科举制的完善
三、朱学定于一尊
四、明代士人的追求
第二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上)
第一节 曹端的理学思想
一、太极的属性
二、理气关系
三、《夜行烛》及其对佛老的批评
第二节 薛瑄的河东之学
一、无极而太极
二、理一分殊
三、格物与居敬
四、践履之儒及其学派学风
第三节 吴与弼的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一、吴与弼的“自治”与“力行”
二、胡居仁的“主敬”
三、胡居仁的理气关系及其对佛老的批评
第三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下)
第一节 罗钦顺的理气、心性与儒佛之辨
一、理气之辨
二、心性与儒佛之辨
三、罗钦顺与王守仁之辩
第二节 王廷相的元气论哲学
一、“元气之上无人无物”
二、人性观及其对双重人性论的批评
三、对佛道与理学的批评
第三节 吴廷翰的气论思想
一、“气为万物之祖”
二、对理学的批评
三、道德修养论
第四节 顾宪成朱王互救其失的哲学思想
一、东林党的学术活动(哲学思想)
二、先天良知与后天功夫并重
三、“无善无恶”辨
第五节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一、格物与知本
二、悟与修
三、敬与顺乎自然
第四章 理学的变革与革命——心性之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陈献章的“自得”与“自然”之学
一、独特的成学经历
二、自得之学
三、学宗自然
四、静坐与诗教
第二节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一、“心体物不遗”
二、“随处体认天理”
三、与阳明的格物之辩
第五章 王守仁的心性之学
一、为学路径
二、心即理的提出
三、致良知的形成
四、知行合一的工夫路径
五、四句教的圆融
第六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上)
第一节 钱德洪与浙中学派
一、浙中三子的不同走向
二、钱德洪的“四有教”
三、为善去恶的功夫
第二节 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
一、先天正心之学
二、寂与感
三、致知之辩
四、良知的现在说与现成说之分歧
第三节 邹守益与江右学派
一、“至善无恶”
二、“戒惧”工夫
三、对同门偏离阳明宗旨的批评
第四节 欧阳德的体用动静之学
一、良知与知识之辩
二、体用一贯之学
三、动静合一
第七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下)
第一节 聂豹的“归寂通感”之学
一、归寂以通感
二、执体以达用
三、致知议辩之分歧
第二节 罗洪先的主静之学
一、从“主静”到“流行”
二、对现成良知说的批评
第三节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之学
一、虚静与生生
二、透性
三、研几
第四节 李材的“止修”之学
一、知与性
二、止修宗旨
三、修身与治平
第八章 泰州学派与阳明学的变化
第一节 王艮父子与泰州学派
一、出身与经历
二、百姓日用即道
三、现成良知说
四、“知本”与“乐学”
第二节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一、大道只在此身
二、“天明”与“光景”
三、当下顺适
四、王门二溪
第三节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一、真机不容已
二、平实之旨
三、学有三关
第四节 李贽的“童心”与“异端”之学
一、童心说
二、自然之性与清净本源
三、身后影响
第九章 理学的外缘影响——从传统的佛道二教到天主教的传播
第一节 明代的佛教哲学
一、佛教概况
二、四大高僧的融通趋向
第二节 明代的道教哲学
一、南宗与北宗
二、正一道与《道门十规》
三、全真道与《性命圭旨》
四、三一教之特色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天主教的传播
一、西学东渐的历史与进程
二、中西学术的“格义”与会通
三、利玛窦的贡献及其影响
第十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一、生平境遇及其从政生涯
二、意与诚意
三、心性与慎独
四、对心学的检讨与对气学的点评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