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

8 1.8折 45 九品

仅1件

山东德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润成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

上书时间2024-06-25

辰星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毕润成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030348913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5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以生态系统为核心,以对生态学的认识规律为顺序,分13章展开。除了介绍生态学传统内容外,还突出了生态学与现代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些内容,如景观生态、全球生态、生态规划、生态服务与管理、污染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等,力求不仅注重自然生态也同时关注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
《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生态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生物、环境、生态、农林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使用和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定义
第二节生态学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生态学的研究目标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态学萌芽的产生
二、生态学的形成
三、生态学的发展
第四节生态学任务
一、理论生态学方面
二、应用生态学方面
第五节生态学学习方法
一、树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二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特征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与生物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类型
三、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类型
四、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生态作用的普遍规律
一、生态作用的一般特征
二、生态作用的限制性
第四节生态适应的基本规律
一、Shelford耐性定律
二、生态幅
三、内稳态机制
四、驯化
五、指示生物
第五节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一、太阳辐射光谱及其时空变化
二、光照强度
三、光质
四、光照时间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光周期现象
第六节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一、温度的分布
二、温度的变化
三、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四、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第七节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一、水的分布
二、水的变化
三、降水的分布
四、水的生态作用
五、生物对水的适应
第八节土壤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一、土壤对生物的影响
二、生物对土壤的适应
第九节大气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一、大气组成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二、风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第十节地形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一、地形及其相关概念
二、山地地形因子对植被的影响
第十一节火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一、火的特性及其生态意义
二、林火的类型和发生条件
三、林火的生态作用
四、火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污染物与生物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
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二、环境污染
第二节环境污染物概述
一、环境污染物的概念
二、污染物的类型
第三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对生物体基因和活性大分子物质的影响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细胞结构和器官组织的影响
三、环境污染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四、环境污染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五、环境污染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六、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四节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抗性与适应性进化
一、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抗性
二、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进化
第五节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一、水体污染及其生物防治
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三、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五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第一节种群概念
第二节种群基本特征
一、丰富度和密度
二、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三、空间分布格局
第三节种群统计学
一、年龄结构
二、出生率与死亡率
三、迁入与迁出
四、性比
五、生命表
第四节种群增长
一、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二、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第五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竞争
三、性行为
四、婚配制度
五、领域性
六、社会等级
第六节种间关系
一、种间关系的类型
二、生态位
三、共位群
四、种间竞争模型
五、化感作用
六、捕食与寄生
七、共生
八、协同进化
第七节种群调节
……
第六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第七章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八章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九章生态系统与景观
第十章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第十二章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
第十三章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