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作者鉴名)

350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正风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7-04

百文斋旧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正风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36699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9页
  • 字数 327千字
  • 丛书 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
【内容简介】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和科学政策等多维视角,系统考察了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历史演变。明确提出“实践建构论”的科学观,分析了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动态结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演变的动力机制和发展阶段。具体考察了不同发展阶段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演进程历程,研究了科学体制化和职业化的内在机制,探讨了当代科学与政府、企业与大学的新型关系,揭示了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力与总体趋势,以及当代科学共同体及其行为规范的变化。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可供科学技术哲学及相关领域学者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科学技术哲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引言:论题的提出与本书的任务
一、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对几种研究视角的分析
(一)对哲学认识论研究视角的评析
(二)对科学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评析
(三)研究视角的融合及其新发展
三、唯物史观与科学知识生产
(一)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
(二)唯物史观对科学社会学的深刻影响
(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待深化的研究
四、一种“实践建构论”的科学观
(一)科学的实践性与理智主义的局限性
(二)科学的建构性与社会建构论的局限性
(三)“实践建构论”与理解科学的新视野
五、本书的任务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理论分析
一、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生产
(一)科学知识及其理解维度
(二)作为生产性活动的科学
(三)作为生产性制度的科学
二、科学知识生产的基本特点
(一)创造性与规范性
(二)整体不确定民生与部分可设计性
(三)个体性与社会性
(四)自主性与依存性
(五)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三、生产方式的内涵及其属性
(一)生产方式的内涵
(二)生产方式的属性
四、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系统结构
(一)行为主体及其互动
(二)认知模式及其转变
(三)技术要素及其意义
(四)组织形工及其根据
(五)制度安排及其功能
(六)要素间的相互关联
五、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力机制
(一)影响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
(二)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力机制
(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演变的分析线索

第三章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社会中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
(一)“经验试错式”科学知识生产
(二)“哲学思辩式”科学知识生产
(三)两种传统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比较
二、近代“实验型”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确立
(一)科学知识生产价值的重新认识
(二)“实验型”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特征
三、科学体制化的进程及其意义
(一)科学体制化及其结构
(二)科学体制化的早期形态
(三)科学职业化的机制与意义

第四章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五章结语:本书的结论与待展开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