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态解析

15 3.8折 39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兵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百文斋旧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有几页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兵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0654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3页
  • 字数 202千字
【内容简介】
此书独辟蹊径,从曹雪芹创作心态的崭新视角解读和研究《红楼梦》,在中外浩如烟海的红学专著中尚属首次,会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并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作者从历史、时代、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不可企及之处;从“两个主题和两个纲”,讲述了研究《红楼梦》的切入点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再从“两个突破”,揭示了《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突破和创新;在《红楼梦》与世界小说名著较析中凸显《红楼梦》在世界小说史中不可忽略的崇高地位;作者还从时代和阶级局限角度,详细解析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六忌,这是影响曹雪芹和《红楼梦》取得更高、更大成就的主要障碍,是值得当代作家借鉴的;最后,作者以曹公与高鹗的不同身世和心态指出《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续书的本质差异。

  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从正、反两方面准确解析了曹雪芹创作心态方面的得失和成败,是《红楼梦》研究的一个新收获,打开了《红楼梦》研究的一个新窗口,拓宽了《红楼梦》研究的新领域,也许尚有不完备之处,但总可以称为一家之言。
【作者简介】
朱兵,1939年生于河北省正定县,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至1999年9月退休,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民族文学研究、业余从事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红楼梦》研究和文学创作。现为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竹冰、郑定、墨翰达,域
【目录】
朱兵《红楼梦》研究大系第一组三本总序



第一章  “作家创作心态学”论纲

  一  “作家创作心态学”研究的缘起

  二  “作家创作心态学”的一般特征

  三  “作家创作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四  “作家创作心态”的类型性

  五  “作家创作心态”对文学作品得失成败的影响

  六  “作家创作心态”产生的林林总总

  七  “作家创作心态”对未来文学创作的长期作用

第二章  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四个不可企及

  一  社会历史的不可企及

  二  时代和家世的不可企及

  三  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传统的不可企及

  四  曹雪芹个人天分和勤奋精神的不可企及

第三章  《红楼梦》的两个主题、两个纲

  一  关于“两个主题”

  二  关于“两个纲”

  三  关于“两个主题和两个纲”

  四  分辨“两个主题、两个纲”的意义

第四章  《红楼梦》的两个“打破”

  一  打破“传统思想”

    (一)打破皇权思想

    (二)对封建制度经济基础的全面出击

    (三)对“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的否定与鞭笞

    (四)对“三从四德”的反叛

    (五)向“科举取仕”制度的挑战

    (六)倡扬男女婚姻自由的民主思想

  二  打破“传统写法”

    (一)如实抒写

    (二)美的追求

    (三)现实·浪漫·魔幻

    (四)诗词别致

    (五)中西合璧

    (六)复式结构

    (七)擅用京白,千锤百炼

第五章  《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  史诗性较析

  二  关于“心灵的辩证法”

  三  美学理想

  四  状物描写

  五  诗词歌赋

第六章  曹雪芹的六大忌讳

  一  为尊者讳

  二  为亲者讳

  三  为爱者讳

  四  为友者讳

  五  为家族讳

  六  为宫廷讳

第七章  《红楼梦》的败笔检索

  一  龙禁尉·三品与五品·宜人与恭人

  二  宝玉与晴雯交换情物

  三  刘老老口中何出此语?

  四  凤姐不识字,岂能认“喜笺”?

  五  “异兆发悲音”为何物?

  六  笛声乎?箫声也?

第八章  关于高鹗续书的公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几页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