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正义/“直译、纠谬”
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直译,发现并纠正了许多从曹操就开始的错误解读。
¥
56
¥
56
全新
库存49件
作者郝进军 注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939243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上书时间2019-10-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河南大学出版社官方正品图书
- 商品描述
-
《孙子兵法正义》“直译、纠谬”。
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直译,发现并纠正了许多从曹操就开始的错误解读。
作者:郝进军 注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装帧:
开本:
ISBN: 978-7-5649-3924-3
定价:56.00元
出版时间:2019年9月第1版
CIP分类:E892.25
分类:中国古代兵法
读者对象:普通大众
【精彩推荐】
“直译、纠谬”:《孙子兵法正义》一书对《孙子》全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直译,发现并纠正了许多从曹操就开始的错误解读。作者又把汉简《孙子》与通行本《孙子》进行了比对研究,以显示《孙子》在流传过程中,词、句意思的演变。作者还把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里的有关内容,与《孙子》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
郝进军生于1954年,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执教于中学、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研究,著作有《诗坛佛光》和《〈孙子兵法〉、“孙武”考辨》。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正义》是由郝进军老师撰写,共分题解、正文、注释、译文、正义、按语几个部分,正文部分,作者以中华书局1999年版《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本,参校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十三篇内容,汉简与中华书局本不同的地方用括号标出。注释部分,是用现代汉语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特别是那些因理解错误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译文部分,是作者为防止前人因意译而导致的“意思模糊”的缺陷,而采用直译,使每个字都翻译出来,这样语意才能完整。正义部分,是作者对前人注释的错误、长期的误读或汉简有参考价值等情况进行辨析,进而显示出自己的观点。按语部分,作者则大多选用“二战”前后的中外战例说明《孙子兵法》里的重要理论,使读者对《孙子兵法》有进一步的理解。
【目 录】
凡例
前言
一、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
四、形篇
五、势篇
六、虚实篇
七、军争篇
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
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篇
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间篇
后记
附录
《〈孙子兵法〉、“孙武”考辨》——兼论秦国的军事文化与兵法(节选)
【试读内容】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在2014年出版了《<孙子兵法>、‘孙武’考辨——兼论秦国的军事文化与兵法》一书。该书以考据为基本研究方法,目的是纠正曹操对《孙子兵法》的错误注解,以及后人对《孙子兵法》文本的诸多误解。同时,又以战国兵法、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兵法和战国诸子文献里的论兵言论为标尺,对《孙子兵法》里的重要理论专题进行追根溯源式的考证。上述诸多史料证明:《孙子兵法》里的所有理论对战国众兵法、对战国诸子里的论兵言论根本就没有产生过影响,大量的史料只是证明了战国众兵法和战国诸子里朴素的兵学理论,最后发展、提高为《孙子兵法》经典理论的过程。同时,大量的史料证明,《孙子兵法》产生于战国最末年的秦国,是秦国为了最后的统一战争,“匆忙”组织一些“编辑”们汇编战国众兵法里的经典理论和格言,以及战国诸子里的论兵精典言论,再加以整理、提高而成的。《孙子兵法》里诸多编写体例方面的毛病,以及语言和理论方面的毛病,为我们透露出足够多的信息——《孙子兵法》编写的时间极为仓促,《孙子兵法》的编辑们水平参差不齐。
这第二条路径继承了民国时期的学术传统,又以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参照,力图在庸俗化的《孙子兵法》研究里,走出一条更具有学术品味的研究道路,倡导的是踏踏实实搞学术研究。
研究《孙子兵法》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小计谋、小把戏方面,更不能把政治方面的阴谋诡计、不择手段、成功学、厚黑学等同于《孙子兵法》。
对古代兵法和现代军事理论的研究,必须要在高层面的“共同价值”的主导下,研究才不至于走火入魔,误入歧途。“共同价值”是国家、民族长远的根本性战略,我们对古代兵法、现代战争、现代军事战略、现代军队建设、现代军事理论、新式武器等问题的研究,必须在“共同价值”的指导下才能走向“王道”。
总之,对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文化经典,要心存敬畏。敬畏不是要今人只会顶礼膜拜,更不是要今人对其进行庸俗化的“鸡汤”式的戏说,而是要脚踏实地搞研究,恢复这些经典的本来意思,而不要把误读误解的“成果”到处招摇。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里说:“学问之最大障碍物,莫过于盲目的信仰。凡信仰的对象,照例是不许人研究的……若使做学问的都如此,那么,更无所谓问题,更无所谓研究,还有什么新学问发生呢?新学问发生之第一步,是要将信仰的对象一变为研究的对象。既成为研究的对象,则因问题引起问题,自然有无限的生发。中国人向来对于几部经书,完全在盲目信仰的状态之下。”研究祖先的经典,目的是要继承祖先优秀的文化精神,创造出我们的新经典。如此,才能不辜负我们的祖先对子孙们的殷切期望;如此,我们才不辜负梁启超先生对“新学问”的期许;如此,我们才有些资格回答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