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第8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
12
1.9折
¥
62
八五品
库存2件
作者 郝伟;陆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7
版次 8
装帧 其他
上书时间 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字迹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郝伟;陆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7
版次
8
ISBN
9787117266659
定价
62.00元
装帧
其他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5页
字数
710千字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
【作者简介】
主 编 简 介 郝 伟 男,医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局(INCB)第一副主席,WHO社会心理因素、成瘾行为与健康合作中心主任,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及精神卫生系副主任。目前主要社会任职为:WHO药物依赖与酒精问题专家顾问委员会(WHO Expert Advisory Panel on Drug Dependence and Alcohol Problems)委员、WHO西太区控制酒相关危害战略实施国家联系人(National Focal Point for China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Strategy to Reduce Alcohol?Related Harm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WHO)、亚太酒精与成瘾研究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Chair, Education Committee of Asian?Pacific Society for Alcohol and Addiction Research (APSAAR))、中国药物依赖防治协会会长(一级协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等。 从事精神障碍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30余年,主编、参编著作30余本,其中主编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4~8版)。主持国际、国家项目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973课题、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项目、“十二五”支撑课题、CMB项目、WHO以及NIH课题等。在药物、酒精滥用流行病学、戒毒中药临床、戒毒后康复、成瘾的生物机制研究方面,在国内外均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参与国际精神疾病成瘾相关障碍分类与诊断纲要的制定工作。目前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名次第二)。 陆 林 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还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WHO药物依赖性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同时担任国际SCI期刊Drug Alcohol Depend和Am J Addict副主编,Sleep Med Rev、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和Addiction编辑,Int J Ment Health Addict、Am J Drug Alcohol Abuse编委,以及Nature、Science等40余种国际期刊审稿人。 副主编简介 李 涛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和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兼任环太平洋精神病学家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 从事精神病学教学工作30年,致力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诊断及全程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研究专项等数十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10余部。先后获吴阶平医学研究三等奖、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中国杰出女青年科学家奖、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杰出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刘金同 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名医联盟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精神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精神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精神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曾先后留学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和英国Oxford University。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山东省科委等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 赵旭东 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精神医学、哲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院长、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世界精神病学协会都市精神卫生分会常务理事、跨文化分会理事。国家卫计委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生物中心慢病控制专家组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 从事教学工作35年,擅长心理治疗、心身医学、文化精神医学。单独及合作出版德文、英文、中文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5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治?疗奖。 王高华 男,医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湖北省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理与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中华精神科杂志副主编;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 从事精神病学教学工作30年,主持“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Stanley基金课题等项目多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粟宗华精神卫生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20余本。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 1 一、精神病学 1 二、精神障碍 1 第二节 脑与精神活动 3 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3 二、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3 三、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 4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相关因素 5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5 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7 三、关于精神障碍病因学的思考 8 第四节 展望 9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2 第一节 概述 12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 12 一、感知觉障碍 12 二、思维障碍 15 三、注意障碍 20 四、记忆障碍 20 五、智能障碍 21 六、定向力障碍 22 七、情感障碍 22 八、意志障碍 23 九、动作行为障碍 24 十、意识障碍 25 十一、自知力障碍 26 第三节 常见精神疾病综合征 26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28 第一节 精神科医患关系 28 第二节 精神障碍检查 29 一、精神检查 29 二、病史采集 32 三、躯体检查 33 四、标准化量表 34 五、实验室检查 34 六、特殊检查 35 第三节 精神障碍诊断的原则和思路 35 一、诊断原则 35 二、诊断思路 36 三、标准化诊断性精神检查工具 38 第四节 精神科病历书写 38 第四章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41 第一节 精神障碍分类 41 一、概述 41 二、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2 第二节 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45 一、概述 45 二、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46 第五章 神经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48 第一节 概述 48 一、谵妄 48 二、遗忘综合征 49 三、痴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50 第二节 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常见脑部疾病 51 一、阿尔茨海默病 51 二、血管性神经认知障碍 55 三、由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 55 四、由HIV感染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 56 五、颅内感染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56 六、颅内肿瘤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57 七、癫痫性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58 八、由梅毒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59 九、抗NMDAR脑炎所致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59 十、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常见躯体疾病 60 十一、躯体感染所致神经认知障碍 61 十二、内分泌障碍伴发的神经认知障碍 62 十三、结缔组织疾病伴发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64 十四、内脏器官疾病伴发神经认知障碍 65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68 第一节 概述 68 一、基本概念 68 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69 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相关因素 69 第二节 阿片类物质 71 一、概述 71 二、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72 三、戒断反应 72 四、治疗 72 第三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74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74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75 二、治疗 75 第五节 氯胺酮 76 一、药理作用 76 二、滥用方式 76 三、临床表现 76 四、治疗 77 第六节 大麻 77 第七节 酒精 79 一、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79 二、酒精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79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79 四、治疗 80 第八节 烟草 81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 81 二、吸烟的危害 82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 82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85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85 一、概述 85 二、流行病学 85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86 四、临床表现 8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91 六、病程与预后 93 七、治疗与康复 94 第二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 97 一、概述 97 二、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97 三、临床特征 9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98 五、治疗 98 第三节 妄想性障碍 99 一、概述 9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00 三、临床特点 10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00 五、治疗与预后 101 第四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101 一、概述 10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02 三、临床特征 10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02 五、治疗与预后 102 第八章 抑郁障碍105 第一节 概述 105 一、流行病学 105 二、疾病负担 105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106 一、遗传 106 二、神经生化 106 三、神经内分泌 106 四、神经影像学 107 五、神经电生理 107 六、心理社会因素 107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08 一、核心症状 108 二、心理症状群 108 三、躯体症状群 109 第四节 临床分型 110 一、抑郁障碍 110 二、恶劣心境 110 三、混合性抑郁和焦虑障碍 110 第五节 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 111 一、评估 111 二、诊断 111 三、鉴别诊断 112 第六节 治疗 113 一、治疗原则 113 二、药物治疗 114 三、心理治疗 116 四、物理治疗 117 第七节 预后与康复 118 第九章 双相及相关障碍120 一、流行病学 12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20 三、临床表现 122 四、临床分型 124 五、病程和预后 12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26 七、治疗与预防 127 第十章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130 第一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 13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31 二、临床表现 13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32 四、治疗 132 第二节 惊恐障碍 13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3 二、临床表现 13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35 四、治疗 135 第三节 场所恐惧障碍 13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36 二、临床表现 13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37 四、治疗 137 第四节 社交焦虑障碍 13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38 二、临床表现 13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38 四、治疗 139 第五节 特殊恐惧障碍 139 第六节 分离性焦虑障碍 140 第十一章 强迫及相关障碍142 第一节 强迫症 142 一、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42 二、临床表现 14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45 四、治疗 146 五、病程和预后 146 第二节 躯体变形障碍 147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147 二、临床表现 14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48 四、治疗 148 五、病程和预后 149 第三节 其他强迫相关障碍 149 一、囤积障碍 149 二、拔毛障碍 149 三、皮肤搔抓障碍 150 四、嗅觉牵涉障碍 150 第十二章 分离障碍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52 二、临床分类及临床特征 153 三、治疗原则 153 第二节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154 一、临床表现 154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55 三、治疗 156 第三节 分离性遗忘 157 第四节 人格?现实解体障碍 158 第五节 分离性身份障碍 159 第十三章 躯体忧虑障碍及疑病障碍162 第一节 躯体忧虑障碍 162 一、概述 162 二、流行病学 163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63 四、临床表现 16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65 六、治疗 166 七、病程和预后 167 第二节 疑病障碍 1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68 二、临床表现 16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69 四、治疗 170 五、病程和预后 170 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一、应激源 171 二、流行病学 171 三、易感因素 171 四、病因和病理机制 172 五、长期预后 173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173 一、概述 173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 174 三、临床表现 17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75 五、治疗 176 六、预后 177 第三节 延长哀伤障碍 177 一、概述 177 二、临床表现 17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78 四、治疗 179 五、预后 179 第四节 适应障碍 180 一、临床表现 18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80 三、治疗 181 第五节 儿童期应激相关障碍 181 一、反应性依恋障碍 182 二、去抑制型社会参与障碍 183 第十五章 摄食与排泄障碍186 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 186 一、流行病学 18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86 三、临床表现 18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87 五、治疗 188 六、病程与预后 188 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 18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90 二、临床表现 19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90 四、治疗 190 五、病程与预后 190 第三节 暴食障碍 191 一、流行病学 19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91 三、临床表现 19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92 五、治疗 192 六、病程与预后 192 第四节 异食癖 192 第五节 排泄障碍 193 第十六章 睡眠?觉醒障碍195 第一节 失眠障碍 19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95 二、临床表现 19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96 四、治疗 198 第二节 嗜睡障碍 199 一、临床表现 199 二、诊断 200 三、治疗 200 第三节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201 一、临床表现 201 二、诊断 202 三、治疗 202 第四节 异态睡眠 202 一、临床表现 202 二、诊断 203 三、治疗 203 第十七章 人格障碍及相关行为障碍205 第一节 人格障碍 205 一、流行病学 20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205 三、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206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209 五、治疗和预后 210 第二节 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 210 一、流行病学 21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211 三、临床表现 21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12 五、治疗和预后 213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215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21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15 二、常见类型 216 三、诊断 218 四、治疗和预后 218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 21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19 二、常见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21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21 四、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221 第十九章 神经发育障碍223 第一节 智力发育障碍 223 一、流行病学 22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223 三、临床表现 224 四、病程与预后 22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26 六、预防与治疗 226 第二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 228 一、流行病学 22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228 三、临床表现 228 四、病程及预后 2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30 六、干预和治疗 230 第三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31 一、流行病学 23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231 三、临床表现 232 四、病程和预后 23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33 六、治疗 234 第四节 抽动障碍 235 一、流行病学 236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236 三、临床表现 236 四、病程与预后 23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37 六、治疗 238 第二十章 精神科急诊及危机干预240 第一节 精神科急诊 240 一、概述 240 二、自杀行为 243 三、攻击行为及危险评估 247 第二节 危机干预 251 一、危机的概念 251 二、危机的类型与结局 251 三、危机干预的概念与方法 252 第二十一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一、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身心统一观 254 二、精神科联络会诊的定义、历史发展及现状 255 三、精神科联络会诊的基本原则与工作模式 256 第二节 综合医院提请会诊常见的精神症状及情绪、行为问题 259 一、焦虑、抑郁 259 二、自杀企图与行为 259 三、精神病性症状 260 四、激越 261 五、睡眠障碍 261 六、疼痛 262 七、缺乏客观检查所见的躯体症状主诉 262 八、谵妄 263 第二十二章 躯体治疗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 267 一、历史和分类 267 二、作用机制 268 三、临床应用 270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 271 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73 六、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274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 275 一、新型抗抑郁药物 277 二、传统抗抑郁药 279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 280 一、碳酸锂 281 二、丙戊酸盐 282 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282 四、拉莫三嗪 282 第五节 抗焦虑药物 283 一、苯二氮类 283 二、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 284 第六节 物理治疗 284 一、改良电痉挛治疗 285 二、经颅磁刺激治疗 286 三、深部脑刺激治疗 286 四、其他 286 第二十三章 心理治疗288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论 288 一、概念与定义 288 二、心理治疗的学科特性 288 三、心理治疗的效用及其机制 289 四、心理治疗的种类 290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流派及技术 291 一、精神分析及心理动力性治疗 291 二、行为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 292 三、人本主义治疗 294 四、家庭治疗与系统式治疗 295 五、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 298 六、暗示?催眠技术 301 七、解释性心理治疗 303 第三节 其他专门心理治疗技术简介 304 一、危机干预 304 二、团体心理治疗 304 三、森田疗法 305 四、道家认知治疗 305 五、表达性艺术治疗 306 第二十四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308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 308 一、概述 308 二、精神障碍预防的三个层次 308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康复 310 一、概述 310 二、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 311 三、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 312 第二十五章 精神病学相关伦理与法律问题318 第一节 概述 318 一、精神病学与伦理 318 二、刑事与民事司法体系中的精神医学问题 318 三、司法精神病学及相关内容 319 第二节 精神卫生服务相关伦理原则 319 一、基本伦理原则 319 二、具体伦理要求 320 第三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律保护 322 一、精神卫生立法 322 二、主要操作规定 324 第四节 精神疾病与违法行为 326 一、刑事司法相关规定及法律能力评定 326 二、违法精神障碍患者的处置 328 附录 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1版(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330 参考文献34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45 本书测试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字迹划线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