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5.23 1.1折 49 八五品

库存18件

湖北孝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新龙、胡国庆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2300960

上书时间2024-05-24

浩子书店2680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新龙、胡国庆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2
  • ISBN 9787302300960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6页
  • 字数 76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继承了作者已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上、下)》(“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成果,是作者出版的第四本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继续遵循老版教材通俗易懂、强调应用的编写原则,从手电筒电路电流的流动角度引出电路的概念及其模型;从计算机仿真分析、数学分析两个角度阐述学习电路理论的意义;从控制电流流动角度引出半导体器件;从黑白帽子逻辑问题引出逻辑运算基础知识。
  全书共分为两篇。上篇为电工基础,包括电路理论、变压器、电动机;下篇为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电气过程中的测量与控制技术。各章均备有较多的例题、习题、思考题,并将计算机仿真结果(程序或分析过程)嵌入到具体的知识点中。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及其配套资源构成了全立体化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包括文字、电子两种形式。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电工电子实践教程(实验指导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全程辅导(第2版)三本书。电子教材即公开教学网,它有着比文字教材更丰富的内容,对读者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本书内容有较大帮助。
  本书可作为重点本科《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学》少学时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二、三类本科,应用本科《电工电子技术》(或类似课程)教材;还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多学时课程教材。
【作者简介】
  陈新龙,男,硕士,副教授,专业技术5级,1970年8月生,主持开发的电工电子技术远程教育网2001年底开通,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等全国性的奖3项,作为重要支撑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5获奖人)、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5获奖人)各1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公开互联网络方面的发明专利3项。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互联网络技术。主要著作:《电工电子技术(上、下)》(“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多媒体技术与网页设计(第2版)》。
【目录】
上篇电工基础
第1章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1.1直流电路概述
1.1.1什么是直流电路
1.1.2手电筒电路模型
1.1.3直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方向
思考与练习
1.2直流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
1.2.1计算机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简介
1.2.2直流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本质及其步骤
1.2.3电路元件的额定值与实际值
1.2.4手电筒电路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实现
思考与练习
1.3直流电路分析的三大基本定律
1.3.1欧姆定律
1.3.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思考与练习
1.4直流电阻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1.4.1支路电流法
1.4.2结点电压法
1.4.3电位的引入
思考与练习
1.5利用电阻元件联接间的等效变换简化分析电路的方法
1.5.1什么是等效
1.5.2电阻元件的串联联接及其等效电路
1.5.3电阻元件的并联联接及其等效电路
1.5.4通过合并串并联电阻简化分析电路的方法及其实例
1.5.5电阻元件的三角形与星形联接
思考与练习
1.6电源元件的模型及其应用
1.6.1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
1.6.2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
1.6.3电源元件的使用基础
1.6.4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转换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6.5受控电源
思考与练习
1.7电路定理
1.7.1叠加定理
1.7.2戴维宁定理
思考与练习
习题
第2章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
2.1.1正弦量的三要素
2.1.2什么是相量
2.1.3相量的本质
2.1.4相量的运算及其Matlab求解方法
2.1.5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思考与练习
2.2三种基本元件的定义及其交流特性
2.2.1电阻元件
2.2.2电容元件
2.2.3电感元件
思考与练习
2.3三种基本元件的相量模型
2.3.1电阻元件的相量模型
2.3.2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2.3.3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2.3.4利用相量模型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思考与练习
2.4RLC串联电路
2.4.1Multisim仿真分析
2.4.2RLC串联电路各元件的电压响应特点
2.4.3RLC串联电路中的功率分析
……
下篇电子技术
附录A常用导电材料的电阻率和温度系数
附录BMAX+plusⅡ的简要说明
附录B.1MAX+plusⅡ的安装
附录B.2MAX十plusⅡ仿真的实现
附录B.3本书仿真包的使用
附录C例9.3.1仿真实现
附录C.1建立仿真项目的工程文件
附录C.2设计图形文件
附录C.3设计波形文件
附录C.4仿真
附录D部分习题、思考与练习答案
附录E本书中所介绍的芯片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