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我们最老最老的祖先 ( 16开 库存书 未翻阅 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K 我们最老最老的祖先 ( 16开 库存书 未翻阅 正版

7 2.0折 35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建魁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3532

出版时间2016-01

印刷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60页

定价35元

货号204架1-6

上书时间2024-05-06

书虫斋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详细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我们最老最老的祖先 
原价:35元 
作者:陈建魁 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1 
ISBN:9787534843532 
字数:0 
页码: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姓,是中华民族标志其家族系统的称号,一般通称为姓氏。“氏”是“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丰富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提炼姓氏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便是本书写作的宗旨所在。我们每个人的祖先源自哪里,都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那些久远的祖先吧! 
内容提要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丰富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提炼姓氏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便是陈建魁编*这本《我们*老*老的祖先》的宗旨所在。本书选取了包括赵、钱、孙、李、周、吴等六十个典型代表姓氏进行介绍。    先有姓,后有氏;姓是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姓侧重于血统关系,氏强调地域概念;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分贵贱的。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称姓而不称氏。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姓氏相别”的制度发生动摇。到秦汉时期,姓氏逐渐通用、合二为一.姓氏体系基本定型,“姓氏合一”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本书主要讲述了百家姓中的一部分姓氏的“姓源概说”“始祖概略”“族姓传奇”等,其中还加入了改姓氏代表人物的画像,从而使内容能够更加形象、直观。 
目录 
一、赵姓二、钱姓三、孙姓四、李姓五、周姓六、吴姓七、郑姓八、王姓九、冯姓一〇、陈姓一一、褚姓一二、卫姓一三、蒋姓一四、沈姓一五、韩姓一六、杨姓一七、朱姓一八、秦姓一九、尤姓二〇、许姓二一、何姓二二、吕姓二三、施姓二四、张姓二五、孔姓二六、曹姓二七、严姓二八、华姓二九、金姓三〇、魏姓三一、陶姓三二、姜姓三三、戚姓三四、谢姓三五、邹姓三六、喻姓三七、柏姓三八、水姓三九、窦姓四〇、章姓四一、云姓四二、苏姓四三、潘姓四四、葛姓四五、奚姓四六、范姓四七、彭姓四八、郎姓四九、鲁姓五〇、韦姓五一、昌姓五二、马姓五三、苗姓五四、凤姓五五、花姓五六、方姓五七、俞姓五八、任姓五九、袁姓六〇、柳姓 
作者介绍 
陈建魁,1965年生,汉族,河南荥阳人,硕士。任职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现任河洛文化与姓氏文化研究室主任。独著或合著有《中国姓氏文化》《中华林姓通史》《河南通鉴》《源于河南千家姓》等著作十多部。另发表相关专业论文二十多篇、文章三百多篇。并于2001年至2004年先后在《中国剪报》《大河报》《益寿文摘》《吴忠日报》等多家报刊辟有姓氏文化研究专栏,累计发表作品二百多万字。 
序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每当追忆遥远的历史,想起古老的祖先,他们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举,亭台歌榭寄居田园的闲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发,喜怒笑骂智斗权贵的淋漓,琴棋书画世事练达的儒雅,携妻将子荷戈配剑的播徙,宦海逐波格物致知的求索,纵情山水流连忘返的写意,等等等等,无一不时时刻刻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愫。  姓,是中华民族标志其家族系统的称号,一般通称为姓氏。自古以来,姓与名相连,作为识别一个人的符号,具有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姓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姓”,在母系氏族社会时已经产生,距今至少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母系氏族社会,“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世系的计算只能以母系为准。凡一个氏族的成员都出自一个共同的女祖先,从母得姓,即《左传》上所谓“因生赐姓”。“姓”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即“女所生也”。中国产生较早的姓,如姬、姜、妫、姚、妊等,多从女旁。  姓的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就是由图腾转化而来。仰韶文化处于母权社会的繁荣阶段,该文化陶瓷上的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像,或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传说太昊与其妹女娲所处的时代,即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字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是“木本”之意,即植物的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氏最初是表示部落支系的居住地,往往借用图腾、徽号和地名作为标志。男子称氏,氏随父亲而来。氏到后来逐渐转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如黄帝号轩辕氏,炎帝号神农氏等。炎黄时代,氏族林立,正如《史记·封禅书》中所云:黄帝时“万诸侯”。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源。  先有姓,后有氏;姓是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姓侧重于血统关系,氏强调地域的概念;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分贵贱的。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称姓而不称氏。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姓氏相别”的制度发生动摇。到秦汉时期,姓氏逐渐通用、合二为一,姓氏体系基本定型,“姓氏合一”这一模式,一直延用至今。  宋代一位老儒编了一本《百家姓》。起初,《百家姓》收有410个姓氏,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多个《百家姓》版本,最常见的版本有568字,其中单字姓447个,双字姓60个,最末一句是“第五言福,百家姓续”。《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儿童读物的固定教材。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丰富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提炼姓氏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便是本书写作的宗旨所在。  编者  2013年3月5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