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
  •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
  •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
  •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

18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正荣、戴元光 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1

上书时间2024-12-26

京玉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正荣、戴元光 编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313086112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7页
  • 字数 7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为“2011年中国传播学论坛”部分论文的集结。全书围绕着“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从“健康传播”、“新媒介管控”、“新媒体社会”、“新媒体文化”、“新媒体经济”、“微传播”6个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纳与收录,既有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多是本土学者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全书涉及面较广,基本涵盖了新媒介语境下,媒介与社会的热点研究领域。
《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学子及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健康传播
HealthCommunicationandPublicHealthinthe21Century:Global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
CommunicationCompetence,SocialSupport,andDepressionamongCollege
Students.AmodelofFacebookandFace—to—FaceSupportNetworkInfluence基于健康传播视角的中国城市医患关系实证分析
网络护肤信息的话语指向及思考一以新浪网“护肤教室”为例
我国乳腺癌论坛支持性传播现状研究[摘要]

新媒体管控
人际传播为滋生于群体传播中的虚假信息上了“户口”——传播风险的扩散机制
社会转型风险与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的实证研究
简论我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治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基于实证的分析与框架的构

媒介治理:作为善治的传播研究
社会恐慌的传播模型建构与治理对策建议——对2011年抢盐事件的案例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表达与引导
社会契约论视域中的传媒社会责任——兼论绿色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自由、秩序与正义的关系
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内容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维护新疆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兴媒体策略[摘要]

新媒体社会
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群体传播·赋权·公共意识:农转非社区锣鼓队的实证研究
网络集体行动框架及其传播——以“郭美美事件”为研究个案
社会结构“新”化与网络言语及“‘阅听人’体系”
基于时间日记范式的网络使用情境研究——以天津市居民为个案的考察
媒介形态发展与媒介认识思想之变迁
网络社会中的社会网络——社交媒体、社会关系与信息传播
21世纪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报道的观念变革
互联网与传统社会救助模式的转型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网络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研究
官方舆论场、媒体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对争议性议题的建构及其问的相互影响——以
钱云会事件为例
“陌生人”视角下社会化媒体与网络社会“不确定性”研究
网络公共关系:研究图像与理论模式建构[摘要]
政府新闻发布策略与城市形象塑造——以2011深圳大运会为例[摘要]

新媒体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传播技术与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基督教网络传播的基本格局及其社会角色透视
论新媒介技术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的收视行为研究——基于S大学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观念现实的涵化影响
对抗性共识的塑造:电视媒介塑造认同的新方式——以《大声说》、《东方直播室》等谈话栏目为例
在场的缺场:手机对藏传佛教的影响与改变——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网络文化传播的非线性规律
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社会政治”
新闻传播中“非常态的常态化”的负面后果——教养理论视角的分析
资本逻辑语境中广告传播的道德自强运动[摘要]
公众授权与新媒体赋权——“央视春晚”与“央视网络春晚”的比较分析[摘要]

新媒体经济
……
新传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