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八十四位中常委实录:(全两册)》
库存新书 成套书籍请联系客服下单
¥
31.84
4.0折
¥
79.6
全新
仅1件
作者金雄鹤 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正版书,,从未翻阅, 年限久的自然的旧,每天下午发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金雄鹤 著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6800942
-
定价
79.6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中国国民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亦是亚洲历史上最悠久的政党。它的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而后分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并于1924年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又叫做“中央党部”,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常务委员组成,并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自1924年改组成立,到1949年败退台湾,中国国民党在大陆共产生过八十四位中常委:廖仲恺、戴季陶、汪精卫、谭延闿、蒋介石、胡汉民、陈公博、宋庆龄、宋美龄、张治中、林伯渠、吴玉章、张群、蒋经国……他们都曾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都曾是纵横民国政坛宦海的重要人物……尽管他们身份不同,但他们对国民党及中华民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通过对八十四位中常委生平的简约描述,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民国政治的风貌,可以为研究中国国民党史和中华民国史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同时也可使普通读者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 【作者简介】
-
金雄鹤,黑龙江阿城人,1968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 【目录】
-
廖仲恺:三民主义信徒
廖仲恺是国民党内真正理解孙中山政治理想,并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与孙中山保持高度一致的同道中人。他为国民党、为国家四处奔走,置生死于度外。
廖仲恺受命与苏俄大使越飞接触,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促成了联俄的实现。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
国民党“一大”后,廖仲恺曾专心致力于黄埔军校的建设。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廖仲恺威望的日益提高,引起了胡汉民等人的嫉恨,廖最终成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戴季陶:国民党的理论家
戴季陶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国民革命时期著《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阉割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合理内核,破坏国共合作,成为反共之理论权威。
戴季陶成了蒋介石的打手,一会儿用宗教麻痹人,一会儿又用孔子学说迷惑人。任考试院院长时倒想做点事,却一事无成。西安事变中主张讨伐。
戴季陶曾嘲笑陈布雷的自杀行为,但他于1949年2月11日,面对窗外的风声雨声,他自感油尽灯枯,步了陈氏的后尘。据说是由于本人不堪忍受孙科的污辱而吞食安眠药。
谭平山:爱国奋斗
1909年,谭平山加入了同盟会。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广州,参加革命活动,是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重要助手。1924年,出席了国民党一大。
1927年7月,谭平山退出国民党。力主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到了澳门。后被开除党籍,并开始组建第三党,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内工作,后为中国共产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
张静江:“革命圣人”
张静江出身豪门,因“深信君(孙中山)必能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慷慨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在革命过程中,张静江、许崇智、蒋介石三人义结金兰。
张静江与陈果夫、蒋介石等人共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在浙江省主席任上,牟取私利,独断专行,为蒋所不容,“自动”辞职。
抗战开始后,张静江寓居纽约。1942年12月,在其寓所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国际社团同盟”大会。1950年9月3日,客死纽约,蒋介石亲书“痛失导师”的挽词。
蒋介石:一代枭雄
蒋介石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得到孙中山信任,而异军突起,并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北伐进程中,制造反革命政变,在血雨腥风中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首先解决了政争,又平定了各地军阀,又对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和革命群众进行镇压。九一八事变后,推行不抵抗政策,引起全国反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被迫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抗战时期,初期坚持抗战,后来转为消极抗战。参加开罗会议,成为四巨头之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胜利后,发动全面内战,丧尽民心,败退台湾岛。
毛泽东曾预言:人民解放军将在1950年占领台湾;美国人士断言:台湾将在1950年陷落。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共几代领导人的愿望还未实现。
蒋介石晚年身体不甚健康,而且又非常迷信,并不十分信任医生。终于与1975年去世,蒋介石时代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汪精卫:最大的汉奸
汪精卫早年是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曾谋刺摄政王载沣;追随孙中山,参加国民党“一大”和国共合作;与蒋介石一直明争暗斗,但屡斗屡败;是亲日派的领袖,最后投降了日本人。
汪精卫叛国投敌,蒋介石对他软硬兼施。军统奉命刺杀汪精卫,不料曾仲鸣做了替死鬼,汪逃过一劫。后又是召开伪国民党“六大”、又是组织汪氏汉奸政权,极尽卖国之能事。
汪精卫枪伤复发,陈璧君求助中医,刘一贴留下膏药一贴,并书一封称:“厚礼不该收,既收亦不愁。平生药一贴,宜人不宜狗。”后赴日就医,死于日本,归葬南京紫金山麓的梅花岭。
谭延闿:湖南实力派
谭延闿年轻时仕途颇为顺利,先中举人,又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在湖南地方几所学堂任学监。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三次督湘。
谭延闿第三次离湘赴沪,感到很不如意。在回顾多年的经历后,作出了跟随孙中山,走民主革命道路的决定,并拒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职务。
宁、汉合流后,谭延闿先后担任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务。他是蒋介石、宋美龄婚姻名义上的介绍人。1930年9月,因脑溢血突发去世。
林伯渠:从同盟会元老到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林伯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功臣,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席,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的典礼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和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
新中国建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为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4年后,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鞠躬尽瘁。
胡汉民:国民党巨头
胡汉民曾经很自负地对孙中山说:“调和鼎鼐,协理阴阳,原是宰相分内的事,我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其实。”胡汉民是“最了不起的一位幕僚长,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相爷”。
南京政府成立后,胡汉民与蒋介石合作,助蒋挫败了桂系等地方势力的反蒋活动,巩固了蒋的地位。蒋介石独裁专制之野心和胡汉民的政治理想冲突日甚,胡终被蒋囚禁于汤山。
胡汉民重获自由后,偏居香港、广州等地,从事抗日倒蒋的宣传,并曾一度策划组织“新国民党”,处处与蒋对着干。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因脑溢血病逝于广州。
陈公博:一代汉奸
陈公博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一大代表;在廖仲恺的感召下回国,一度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后又投靠汪精卫,由中共一大代表变成了反共先锋。
陈公博提出“重新改组国民党”,想借此打击蒋介石。抗战爆发后,他逐渐成为了主和派,后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汪精卫死后,成了伪国民政府的代理主席。
陈公博潜逃日本,又表演了一出自杀丑剧,结果被中国政府引渡回国,关入牢房之中。在法庭上做了两个小时的陈述,后被枪毙。
甘乃光:行政学专家
甘乃光从小受到父亲、革命党人甘日三的影响,在父亲被杀害后,更坚定了参加革命、为父报仇的志向。国民革命时期,他是国民党左派阵营中的一员。后追随汪精卫,成为政治斗争的一颗棋子。最终因政治斗争出国考察和著书立说。
出国考察回国后,他又回到政治权力的中心。不过,这次他追随的不再是汪精卫而是蒋介石了。抗战胜利后,甘乃光任“中华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1951年卸任,后因病客死澳洲。
杨匏安:一生革命英勇就义
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接触西方学说。回国后,为《广东中华新报》撰文,介绍西方美学思想。又介绍马克思主义,是南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杰出者之一。
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参加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和国民革命运动,并出席了党的八七会议,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到处分。于1931年就义。
孙科:民国公子
孙科为孙中山唯一的子嗣,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当过广州市市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竞选过副总统。他最大的本钱是自己是孙中山的儿子。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孙科先去了香港,后又去了美国。在美国,生活比较清苦,只有种菜,或靠儿女接济为生。1965年,应邀返台,任“考试院”院长。
在台湾,孙科是一象征性人物。1969年,他前往韩国参加纪念金九的活动,并被授予韩国中央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70年,又赴美国,接受加州大学哈斯国际奖。
顾孟余:主张自由主义
顾孟余早年赴德留学,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任国民党中执委常委。国民革命失败后,追随汪精卫组织改组派,后任铁道部部长。
汪精卫叛国时,顾孟余没有随同前往。后任中央大学校长,拒绝任何官职。李宗仁任代总统后,他组织“自由民主大同盟”,创办《中国之声》周刊,企图实现自己的所谓政治理想。
徐谦:致力司法工作
徐谦少时熟读经史,曾在清朝为官。辛亥革命后,两度担任北洋政府的司法次长、国会议员。他追随孙中山,担任过广州国民政府的司法部长、最高法院院长等职。
徐谦赞成三大政策。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委。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是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公开声明不再参与政治活动,曾参加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
吴玉章:延安五老之一
吴玉章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倡导荣县独立。国共合作期间,为两党所倚重。国民革命失败后,继续跟着共产党革命。
1948年,吴玉章任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为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人才。
丁惟汾:革命元老
丁惟汾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主持山东支部的工作。1913年,当选为首届国会议员。积极参加护国、护法运动,自称“此头可断,此志不可夺也”。
从国民党“一大”开始,丁惟汾连任四届中央执行委员。蒋介石对其极为倚重,是其清党反共政策的坚定执行者。1928年起,他懈怠政务,开始筹划山东革命先烈公葬事宜、编纂山东革命史稿和潜心研究古文经学等。
于右任:远望大陆
于右任幼年丧母,由伯母房氏扶养长大,小时候放过羊,后才开始正规地接受教育。于右任在父母、伯母等人的影响下饱读经书,并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对腐朽的清王朝极端不满。
于右任在上海与马相伯等人一同创办了复旦公学,后来又先后办了四份报纸。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代理交通部部长。护法战争期间,又担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国共合作后,于右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1931年2月2日,出任监察院院长,历时30余年,是国民政府五院院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人。后到台湾。
何香凝:与廖仲恺合葬于中山陵
何香凝出生于一个茶叶商人家庭,少年时拒绝缠足,与廖仲恺虽是媒妁之约,倒也意气相投,志同道合。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并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何香凝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妇女部部长。孙中山逝世后,她和廖仲恺继承其遗志,维护国共合作,贯彻三大政策。廖仲恺被暗杀后,她誓与国民党右派斗争到底。
解放后何香凝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1972年9月1日,在北京医院病逝,按照她生前与廖仲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要求,廖、何夫妇二人合葬于南京中山陵园。
彭泽民:革命到底
彭泽民是南洋地区革命力量的主要领导人。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外事部部长,支持北伐战争,并同国民党新老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香港,彭泽民以行医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工作。组织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进行反蒋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为民主、和平奔走,反对内战。
彭泽民应中共之邀回国参加新政协,从此结束了20多年的政治流亡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彭泽民身兼多职,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侨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于树德:合作社问题专家
于树德早年曾资助周恩来东渡日本求学,后加入共产党。国民革命时期,任国民党中执委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革命失败后,从事教学和著述。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在政协工作。
李济深:反蒋为国
李济深早年入保定军校,后任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留守广东,对稳定后方起了重要作用。后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
李济深被蒋介石软禁起来,释放后即展开了反蒋活动。1933年11月,李济深等人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后失败。
李济深参加了新政协,并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开始了致力国家政权建设和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事业。
王法勤:反蒋反共
王法勤早年在家乡创办学校,倡导学以致用。创办“地方自治白话报社”,发行月刊。1907年加入同盟会,任京津同盟会纠察部部长,曾参加过讨袁、护法诸役。
1924年后,王法勤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及北京执行部委员。1928年,任国民党北平政治分会委员,后加入改组派,公开反蒋反共。
陈果夫:蒋家天下陈家党
陈果夫把持国民党党务,列“四大家族”之中。还身兼“教育家”、“理财专家”、“美食家”、“杂家大师”几种角色,可谓全矣。
为了给蒋经国接班扫清道路,“二陈”去台后即被蒋介石开刀,陈果夫等人承担了在大陆失败的责任。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陈果夫连委员职务都没有捞到。
陈果夫是比较清廉的,没有积蓄,又患有严重的肺病。在台湾没有钱买药,以致贫病而死。死后,蒋介石题:痛失元良。
叶楚伧:文人政客
叶楚伧1903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07年,进入中华新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1909年,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先后创办、参与了《太平洋报》、《民立报》、《生活日报》、《民国日报》等报的工作。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后支持蒋介石。先后任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常委。
居正:国民党右派
居正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后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为了革命事业,他不惜休学,转战南洋各地,进行革命活动。后回汉口,参加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诸役。
居正是西山会议派的骨干分子,反共清共是其一贯主张。抗战期间,居正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四处奔走。居正在担任司法院长近17年间,锐意改革,促进了旧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
冯玉祥:爱国将军
冯玉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阀。1925年,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故宫。1926年,在五原誓师,投靠了广州国民政府。1927年,支持蒋介石分共,叛变革命。
冯玉祥与蒋介石义结金兰,携手北伐,之后冯又到南京任职。其间,冯与各派军阀分分合合,混战不已。中原大战,盟弟把盟兄打得片甲不留,冯成了光杆司令。
1925年,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解放战争后期,赴美考察,并发表反蒋言论,被吊销护照。新中国成立在即,回国途中遇难。
孔祥熙:民国财神爷
孔祥熙人称山西首富,娶了个善敛财的夫人宋蔼龄,从此凭借姻亲关系、家族势力飞黄腾达。他对蒋介石这位连襟更是言听计从,成为蒋氏政权的“聚敛之臣”。
在美国,孔祥熙貌似当寓公,实则替蒋介石做着暗中牵线的角色,积极为其服务,被美国人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神经中枢”。但由于蒋家王朝江河日下的局面,收效并不大。
孔祥熙重踩国土的时间是1962年10月23日。这天,台北松山机场高官云集。蒋介石夫妇、陈诚夫妇、张群、于右任、谢冠生、谷正纲、黄伯度、黄季陆、陈嘉尚等都到机场迎候。
邹鲁:反共至死
邹鲁早年加入同盟会后,从事革命事业。民国成立后,历经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讨伐陈炯明叛军诸役。奉孙中山之命,主办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大学。
邹鲁是西山会议派的骨干分子。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编写《广州三月二九日革命史》和《中国国民党史稿》,对旧中国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意见,主张抗日,支持蒋介石内战。
陈立夫:CC系头领
陈立夫早年求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回国后与兄陈果夫共创CC系,着力培养特务,屡施暴行,是著名的党棍。筹建三青团,与共产党争夺青年。
抗战胜利后,陈立夫坚决主张反共,进行了一系列反共活动。策划“政大风潮”,反对“太子教育长”,不当“孙子学生”,惹怒蒋氏父子,留下后患无穷。
蒋经国当权,CC系解体。陈立夫无奈赴美养鸡近二十载。晚年积极提倡“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锋”,期成统一中国的功臣。
阎锡山:山西土皇帝
阎锡山是山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组织山西辛亥革命,成为山西都督,后经营山西多年,建设“模范省”。他又周旋于日本人、共产党和蒋介石之间,左右逢源,但不忘其反共本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进军战略要地上党,结果损兵折将。对共产党释放的俘虏进行洗心,甚至处死。在其统治地区制造恐怖气氛,大开杀戒。太原失守前,已到南京。
离开故土的阎锡山力图化解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矛盾,但枉费心机。被李宗仁任命为行政院院长,后又随蒋介石到台湾,死于台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