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中国史前古城
¥
48
3.8折
¥
12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马世之 著;高介华 编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9-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世之 著;高介华 编
-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5134714
-
定价
12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1页
-
字数
35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原始人群聚集生活开始后,尝试用树枝、泥土、石头等原始材料来构筑生存空间,建筑活动开始了。在进一步的演化发展中产生了城市,城市是人类高效的聚集形态。中国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形制,作为社会体制的空间体现,具有显明的东方特征,是世界城市史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城市是农业社会的城市,是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市。中国古代建筑受宗教、礼仪的影响,受儒家思想的制约,有严格的等级性。王城之内,宫城居中,前朝后市,早在周代,已有都城“营国制度”。中央政权统治和管辖着地方行政,控制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在黄河、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了以行政体系为主的城镇体系。在汉民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下,少数民族城镇仍然保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必然依托区域政治、经济特点和文化特点,且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丰富的城市形态遍布于全中国,并不断地延续其生命力。虽然它们有的被战争破坏,被自然灾害所湮灭,但对于它们的发掘和研究仍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生命力延续的象征。中国的城市选址注重依托水系,水系依托大江大湖,江湖依托自然生灵,自然生灵的生存离不开古代的自然生态。虽然经过了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但中国城市始终存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城市历史形态和形象特点,始终得以保持,那些壮丽的城墙、城门、城楼、护城河等构成了城市的坚不可摧的军事防御性建筑形象。
- 【目录】
-
第一章城的起源
第一节中国史前古城所在地域的生态带与文化区
第二节从村落到城邑的聚落演进轨迹
第二章中原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郑州西山
第二节安阳后岗
第三节辉县孟庄
第四节淮阳平粮台
第五节登封王城岗
第六节新密古城寨
第七节郾城郝家台
第八节襄汾陶寺
第九节中原区域小结
第三章海岱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滕州西康留
第二节阳谷王家庄
第三节五蓬丹土
第四节章丘城子崖
第五节临淄田旺
第六节邹平丁公
第七节寿光边线王
第八节滕州尤楼
第九节茌平教场铺古城群
第十节阳谷景阳岗古城群
第十一节连云港藤花落
第十二节海岱区域小结
第四章江汉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澧县城头山
第二节澧县鸡叫城
第三节天门石家河
第四节荆州阴湘城
第五节石首走马岭
第六节荆门马家院
第七节公安鸡鸣城
第八节应城门板湾
第九节江汉区域小结
第五章江浙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余杭莫角山
第二节良渚文化城址与“土筑金字塔”
第六章巴蜀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新津宝墩
第二节都江堰芒城
第三节温江鱼凫村
第四节郫县三道堰
第五节崇州双河与紫竹
第六节巴蜀区域小结
第七章河套地区史前古城
第一节岱海周围石城群
第二节大青山南麓石城群
第三节南下黄河沿岸石城群
第四节河套地区小结
第八章中国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一节中原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海岱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三节江汉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四节江浙史前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绪论
……
第九章史前古城在文蛤起源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中国史前古城的特征与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