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10 3.3折 30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宗皓 编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卧 124 内

上书时间2024-07-16

鸿业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宗皓 编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205072582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2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文学批评的现状,是中国文化的寓言,这个寓言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一、存中同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学批评面临着理论创新和话语重构,只有文化自觉,才能缩短这个历史进程;二、中国的知识阶层,特别是文学批评队伍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如果放弃文化责任,如果存学术操守上突破了道德底线,则中国文化建设毫无希望;三、包括文学批评这个小众化的工作,也是广阔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必然受制于种种环境因素,因此,文学的生成,还需要丰厚的社会土壤。而土壤何来?
【目录】
序一 坚守文化使命 推动文艺创新/张江
序二 大众传媒有份文化责任/孙刚

为什么真正的批评总难出现(2011年1月10日~3月11日)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真正透彻的批评为什么总难出现
当下的文学批评并非真正的多元化
中国批评家为什么不敢大声说“不”
闭上眼睛或泯灭良心说话这样的批评家越来越多
必须建构第三种批评模式
今天的批评缺乏生命的体温
建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时机到了
“裁判员也应该下场摸摸球”
批评家不应该为了名利而争吵
一些人只把批评当成建构文坛地位的手段
胡乱吹捧最终伤害的是文学本身

调查与反馈(一)(2011年3月14日~3月28日)
热望“重估”之后降临一个文学新时代
本报“重估批评”系列文章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批评对创作启示不大更谈不上什么引领
当下没有真正意义的职业批评家
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中国人都应该珍视批评

批评正在给文学帮倒忙(2011年4月1日~4月25日)
过度学术化的批评本质上是放弃文学
很多批评不是为学术只是想投机
批评正在给文学帮倒忙给商业帮大忙
今天的批评界欲望太多思想太少
学习西方文论并非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应该理论化

小结(2011年5月9日)
文学批评:建构理论更要高扬理想
本报“重估”重要观点回顾

调查与反馈(二)(2011年5月10日~5月23日)
近八成人认为当下批评没有呈现价值标准
74%受访者认为批评家进高校是好事儿
八成受访对象直言批评家的理论准备不充分
73%的受访者认为文学评奖做不到基本共识
批评的重建(2011年6月20日~7月8日)
不坚持标准会导致文化堕落
杂志如何成为真正的批评平台
批评的重建应当从回归作品入手
没有理论勇气一切都免谈
文学批评环境问题是首要的
中国一定要有新的文学

总结(2011年7月22日)
重估文学批评更要审视环境

附录
日本《火锅子》杂志推介本报“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大型系列策划
日本《火锅子》杂志再次推介本报“重估文学批评”策划
从“人文精神讨论”到“文学批评重估”--何唤起文学的尊严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