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45 7.5折 60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兆光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54

上书时间2025-01-08

硕宇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兆光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27914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0页
【内容简介】
这是两卷本《中国思想史》的第二卷,是葛兆光先生花费七年时间而最终写成的力作。《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于1998年出版以后,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00年,该书获得了首届长江读书奖优秀奖。

  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治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作者简介】
葛兆光,清华大学教授。1950年生,原籍福建,生于上海。1968年,贵州省凯里第一中学毕业。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1984-1992年,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1992年至今,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文系教授。   研究
【目录】
第一编 

引言 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

……

第一节 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的知识与思想状况

第二节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上)

第三节 禅宗的胜利与佛教的失败: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中)

第四节 语言与意义: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下)

第五节 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

第六节 会昌灭佛与九世纪的道教

第二编 

引言 理学诞生前夜的中国

第一节 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

第二节 理学的延续:朱陆之辩及其周边

第三节 国家与士绅双重支持下的文明扩张:宋代中国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

第四节 从元到明: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般状况

第五节 再起波澜:王学的崛起及其意义

第三编 

引言 从“天下”到“万国”: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的背景 

第一节 天崩地裂(上):当中国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学

第二节 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国所绘世界地图中的“天下”、“中国”、“四夷” 

第三节 考据学的兴起: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知识与思想世界的状况 

第四节 重建知识世界的尝试:十八、十九世纪之际考据学的转向

第五节 西洋新知的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世界的变迁

第六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一):经学

第七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二):诸子之学

第八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三);佛学

第九节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徵引书目

主要人名索引(按拼音顺序)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