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断拓展的保护视野——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16 3.2折 50 九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晓秋;陈顺祥;娄清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2

上书时间2024-06-26

硕宇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晓秋;陈顺祥;娄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86285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38页
  • 字数 368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一是对西南地区线性遗产区域范围内保留着传统自然格局、地理风貌,能够反映和部分反映本地区建筑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城市、乡镇、村落和具有代表性的古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调查研究。二是制定科学的判别标准,对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线性文化遗产类型和类别进行分析判别。三是通过层次分析法,建构科学的遗产资源评估体系,对西南区域范围内历史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价值、保护现状、管理现状和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四是引进欧洲文化线路和美国遗产廊道跨区域、整体性保护的理念,构建西南地区各级各类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论框架,探索在政策性、操作性和拓展性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吴晓秋: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研究中心主任。贵州师范大学靠前旅游学院传统文化学科教研室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员、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古代铜鼓研究会会员。
【目录】
章 绪论
节 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新视野
一、保护理念的新共识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启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回顾
一、线性文化遗产
二、文化线路
三、遗产廊道
四、文化景观
五、线路遗产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范围界定
二、阶段性研究目标预设
三、研究主体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
节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构建
一、线性文化遗产的缘起
二、线性文化遗产概念的再认识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识别
四、线性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第二节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一、欧洲文化线路保护经验——以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为例
二、美国遗产廊道保护模式——以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为例
三、保护实践的借鉴之处
第三节 国内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探索
一、国内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二、国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
三、国内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动态
一、关于蜀道
二、关于茶马古道
三、关于明代滇黔屯军线路
四、关于川盐入黔
五、关于红军长征西南之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概况
节 西南地区古代交通要道的形成
一、秦汉至西晋时期军事扩张通道
二、隋唐至宋时期朝贡贸易通道
三、元明清时期治边安邦通道
第二节 西南地区代表性线性遗产
一、蜀道
二、茶马古道
三、明代滇黔屯军线路
四、川盐入黔线路
五、红军长征西南之路
第三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区域范围
一、线性遗产行政区划
二、线性遗产分布特点
第四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生存环境
一、线性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线性文化遗产的影响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
四、人文环境对线性文化遗产的影响
第五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现状
一、遗产保存现状
二、遗产管理现状
三、遗产利用现状
四、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资源评估
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构成要素
一、文化遗产类型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结构
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分析
第二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的判别
一、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
二、线性文化遗产判别标准
三、线性文化遗产类型辨析
四、线性文化遗产分类
第三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价值定性评估
一、记录历史时期军政要事
二、见证西南古代交通发展
三、反映城镇经济发展状况
四、承载文化融合传播过程
五、展示科学技术巨大进步
六、再现先民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七、与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相关
第四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定量评估
一、评估目的
二、评估理论依据
三、评估原则
四、评估方法
五、评估体系的构建
六、基于AHP方法的综合评估应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案例——构建明代滇黔屯军遗产廊道
节 构建明代滇黔屯军遗产廊道的可行性
一、廊道主题文化突出
二、沿线旅游资源富集
三、有可借鉴的保护经验
四、有法律法规作支撑
五、构建屯军遗产廊道的意义
第二节 明代滇黔屯军遗产廊道的界定
一、时间的跨度
二、空间的范围
三、廊道的宽度
四、价值的取向
第三节 屯军遗产廊道资源判别
一、廊道的特征
二、廊道的选取标准
三、廊道的区段划分及资源构成要素
四、廊道资源保护状况及案例分析
五、重点资源的评判和指定
第四节 屯军遗产廊道资源综合价值评估
一、屯军遗产廊道的价值阐述
二、AHP在遗产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三、各区段遗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对比
第五节 屯军遗产廊道的构建
一、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二、自然、人文地理优势
三、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四、遗产廊道的布局和规划
五、遗产廊道资源的展示和利用
第六节 屯军遗产廊道的保护战略构想
一、宏观战略
二、中观策略
三、微观实践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展望与结语
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框架
一、保护理念
二、保护原则
三、保护方法
第二节 西南地区线性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法规政策层面
二、操作实践层面
三、运营拓展层面
第三节 结语与不足
一、研究收获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一、公约、法律、法规、文件
二、汇编、文献、专著、论文
三、网站、外文资料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