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 苏钟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钟贞

9800 七五品

仅1件

湖北荆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苏钟贞

年代40年代 (1940-1948)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笺纸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115 × 65 cm

上书时间2024-08-3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苏钟贞(1866—1950),又号毓青,自署三角山民,县城苏家巷人。光绪三十年考取秀才。曾任湖南武词知州和大冶知县,后弃官回乡,不问政事。因酷爱书法,遂闭门苦练。通过临摹魏晋唐宋名家作品,以碑碣壮其骨,以墨迹润其蕴,篆隶楷草四体均长。其书法讲究运笔,讲究章法,苍劲浑厚,骨力内藏。县城吴立生、得源等商家的招牌是他所写,一时名声大噪,人们赞誉他“字盖八属”〔即当时黄州府所辖的三黄、两蕲和麻、罗、广八县)。在民间流传有许多他的趣闻轶事。胡竹虚先生曾撰文,介绍了苏晚年为汉口三民路大参燕药号“陈太乙”书写招牌的故事。据说,这家药店名气不小,但招牌却不大,缺乏气势和品位。一天,苏到该店求医问药,偶被坐诊老中医写在药单上的蝇头小楷所吸引,书友相逢,谈笔论墨,竟忘了着病开药。老中医还盛情款待苏。为表示感谢,饭后,苏书—条幅相赠。后来,该店老板被这条幅上的字所折服,就派专人到浠水,邀请苏到武汉去为其书写店名
商品描述
苏钟贞(1866—1950),又号毓青,自署三角山民,鄂州县城苏家巷人。光绪三十年考取秀才。曾任湖南武词知州和大冶知县,后弃官回乡,不问政事。因酷爱书法,遂闭门苦练。通过临摹魏晋唐宋名家作品,以碑碣壮其骨,以墨迹润其蕴,篆隶楷草四体均长。其书法讲究运笔,讲究章法,苍劲浑厚,骨力内藏。县城吴立生、得源等商家的招牌是他所写,一时名声大噪,人们赞誉他“字盖八属”〔即当时黄州府所辖的三黄、两蕲和麻、罗、广八县)。在民间流传有许多他的趣闻轶事。胡竹虚先生曾撰文,介绍了苏晚年为汉口三民路大参燕药号“陈太乙”书写招牌的故事。据说,这家药店名气不小,但招牌却不大,缺乏气势和品位。一天,苏到该店求医问药,偶被坐诊老中医写在药单上的蝇头小楷所吸引,书友相逢,谈笔论墨,竟忘了着病开药。老中医还盛情款待苏。为表示感谢,饭后,苏书—条幅相赠。后来,该店老板被这条幅上的字所折服,就派专人到浠水,邀请苏到武汉去为其书写店名招牌。苏到了汉口后,并未马上动手,而旱默默地构思,老板也不催促,直到第五天,苏才叫老板准备笔墨纸砚。第六天早饭后,店家一番祭祀后,苏焚香净手,拿起巨笔,在书案上一气呵成写完“陈太乙”三个如斗的大字。只见这三个字,字字注目,个个脱俗,结构严谨,布局得当。虽然字的笔画一个比一个少,但毫无虎头蛇尾之感。尤其是最难的“乙”字,用笔力压千钧,收笔弯弯一钩,弯出了大家风度,丰润而不娇,力度坚韧而内藏,收顿自然,钩处恰似鹅头,静中见动,堪称点睛之笔,神来之笔。观者无不连声称赞。此招牌后来制作成黑底凸形金字,悬挂在三民路药店的门楼上,雄健古朴,金光闪烁,格外醒目,一时间轰动武汉三镇,影响很大,也带来该店生意长盛不衰。可惜这幅艺术珍品在“文革”中被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苏钟贞(1866—1950),又号毓青,自署三角山民,县城苏家巷人。光绪三十年考取秀才。曾任湖南武词知州和大冶知县,后弃官回乡,不问政事。因酷爱书法,遂闭门苦练。通过临摹魏晋唐宋名家作品,以碑碣壮其骨,以墨迹润其蕴,篆隶楷草四体均长。其书法讲究运笔,讲究章法,苍劲浑厚,骨力内藏。县城吴立生、得源等商家的招牌是他所写,一时名声大噪,人们赞誉他“字盖八属”〔即当时黄州府所辖的三黄、两蕲和麻、罗、广八县)。在民间流传有许多他的趣闻轶事。胡竹虚先生曾撰文,介绍了苏晚年为汉口三民路大参燕药号“陈太乙”书写招牌的故事。据说,这家药店名气不小,但招牌却不大,缺乏气势和品位。一天,苏到该店求医问药,偶被坐诊老中医写在药单上的蝇头小楷所吸引,书友相逢,谈笔论墨,竟忘了着病开药。老中医还盛情款待苏。为表示感谢,饭后,苏书—条幅相赠。后来,该店老板被这条幅上的字所折服,就派专人到浠水,邀请苏到武汉去为其书写店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