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体赋学史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体赋学史论

29.9 3.8折 78 全新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福轩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福轩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22467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体赋学史论》是第一部中国古代分体(古体)赋论史,采用纵横结合的理论框架,既把中国古体赋论的发展历史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时期,以重要的赋论家和赋论现象为线索,具体而微地展开了古体赋学的理论阐释,纵向梳理出中国古体赋学理论的演进过程;又从横向辨析赋学与诗文理论、骚学和选学的会通和渗融,在立体交叉的文化视野中展现赋家和赋论的时代意义和赋学史价值,从政治背景、文化政策、士人心态、文学思潮、辞赋创作等多种维度来展示赋论的“微言大义”。为中国古代赋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全面阐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观察视角和参照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开拓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孙福轩,1971年10月生,山东济宁人,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八年后考取浙江大学研究生。浙江大学文学硕士(2003年)、文学博士(2006年)。现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杭州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清代赋学研究》(2008年)、《历代律赋校注》(2009年参与)、《商辂文集》(2012年校注)等,参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2005)等教材5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导论
一赋学的发轫与古律之分
二古体赋学的研究现状
三古体赋学的分期及内容

第一章汉魏六朝:古体赋学的发生与成熟
第一节形成期:两汉赋论
一渊源与功用论:古诗之流与讽谏说
二性征论:“丽则”与“丽淫”辨
三创作论:“赋迹”、“赋心”说
第二节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赋论
一赋用论:对两汉赋论的认同与发展
二本体论:赋学批评的新变
三情志与词采兼重——刘勰的赋学理论

第二章唐宋时期:古律之辨与古体赋学的发展
第一节南北文风融合与初唐古体赋学思想
一初唐帝王及近臣的赋论
二经史学家的赋学思想
三文士的创作与辞赋批评
第二节试赋之争与古体赋学的发展
一科举试赋之争与古体赋学的发展
二帝王与开元、天宝年间文士的辞赋观
第三节古文家的赋学思想
一赋循经义:早期古文家的辞赋观
二明志与骚情:韩、柳等古文家的赋论
三讽世救世:晚唐古文家的赋学观
第四节唐末赋学思想的新变
一晚唐辞赋创作的转向与赋学思想的新变
二辞采与讽谕:晚唐赋论的两种倾向
第五节赋兼才学与北宋初期的赋学批评
一赋兼才学:北宋初期赋论的转向
二赋写类书:吴淑《事类赋》的赋学意义
三田锡、王禹傅等文人的古体赋学论
第六节文赋的兴起与古文家的赋学观
一文赋的兴起与赋学的再造
二苏轼及其后学的辞赋观
第七节南渡的崇骚情结及赋学思想
一“最爱元秸”与两宋之际辞赋创作的崇骚情结
二以古是尚:两宋之际的赋学批评
第八节骚为辞赋祖:南宋中后期的赋学理论
一乾淳以来诗人和理学家的赋论
二《骚》为辞赋祖:南宋末年的辞赋批评
附金源赋学批评

第三章元明时期:祖骚宗汉与古体赋学的繁荣
第一节元代赋学思想的演进
一元代前期的试赋之争
二元代复古赋论的进程
第二节明代的赋学复古理论
一明初赋论的“祖骚宗汉”说
二以前后七子为主体的复古赋论
三晚明对汉魏六朝赋学的归依
第三节祝尧及其《古赋辨体》的赋学思想
一祝尧生平行谊与《古赋辨体》的编纂
二《古赋辨体》的赋论
三《古赋辨体》的影响
第四节“赋属诗”与“唐无赋”说检论
一“赋属诗”、“唐无赋”说的提出
二“赋属诗”、“唐无赋”说的理论内涵
三“赋属诗”、“唐无赋”说的现实意义
第五节元明时期赋选与古赋理论
一元明时期的辞赋选本
二赋选与古体赋学批评

第四章清及近代:古体赋学的总结与转型
第一节明末清初:古体赋学的博综丽雅取向
一经世文统下的崇情与雅实赋风
二“博洽雅丽”的赋格追求
第二节康雍年间:古体赋学的醇雅转向
一康雍年间的醇雅赋论
二康熙帝及其宰臣的赋学观
第三节乾嘉时期:古律争胜格局下的古体赋论
一程延祚的古体赋学理论
二阮元及诂经经舍赋学的复古倾向
三桐城派古文家的赋学批评
第四节同光时期:古体赋学的再兴
一曾国藩及其后学的古体赋学观
二祖骚宗汉——刘熙载的古体赋论
三张之洞“重古重情”的赋学批评
第五节清末民初赋学复古及其转型意义
一起源论:诗、骚与诸子
二取向论:崇汉祖骚,兼采六朝
三赋史论:学术转向与时代意义
第六节清代赋选的古体批评
一古律兼综:清初赋选的古体思想
二古律争衡与会通:乾嘉时期古体赋选批评
三以古入律:同光时期的赋选倾向

第五章古体赋学与骚、选及诗文理论的渗融
第一节古体赋学与骚学
一辞赋体类选择与赋学观
二历代骚、赋关系批评
第二节古体赋学与“选”赋批评
一历代对《文选》“选赋”的批评
二《文选》评点研究与赋学
第三节古体赋学与诗文理论的渗融
一赋学与诗文理论的互渗
二赋学与诗文理论互渗的成因
总论中国古体赋学的特征——以清代为中心
一赋源论:诗骚之流与“祖骚宗汉”说
二体征论:情、辞、理、意
三辨体论:古律辨争与古律会通
四风格论:沉博绝丽及其他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