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迷城:信息爆炸改变你的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迷城:信息爆炸改变你的生活

69.8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刘易斯 著;张魏 译;[美]埃布尔森;[美]莱丁;李卉;王思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4-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刘易斯 著;张魏 译;[美]埃布尔森;[美]莱丁;李卉;王思敏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2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45243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391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互联网技术发展及“信息大爆炸”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尝试探讨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洞察力。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信息学基础、信息安全、搜索引擎、密码学等信息通信领域热门话题,除此之外还详细地阐述了“信息大爆炸”所带来的有关网络共享和内容安全等问题。书中在讨论每一个话题时,均列举了相关事例或数据,这些内容能够极大地开阔读者的视野,使其跟随作者的脚步,探索互联网影响下的人类社会。

  全书语言精练而不失细节,内容翔实、丰富,主旨明确、深刻,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可供信息通信领域的相关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社会上对信息技术改变人类社会生活这一现象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数字大爆炸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又潜藏着何种危机? 

 从“比特爆炸”说起 

 比特的公案 

 公案一:归根结底都是比特 

 公案二:完美并非难事 

 公案三:隐藏在浩瀚数字迷雾中的需求 

 公案四:计算就是力量 

 公案五:量变走向质变 

 公案六:如烙印般无法抹去 

 公案七:比思想更快的是比特 

 好与坏,共存的希望与挑战 

 科技无好坏之分 

 新科技让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二章 裸露在阳光下

 隐私的抛弃与被抛弃 

 1984:甘之如饴 

 脚印与指纹 

 “茄子!”——咔嚓! 

 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藏在鞋子里的秘密 

 “黑匣子”:不再是飞机的专属 

 追踪一张纸 

 超乎想象的停车场 

 把2500万人装进口袋 

 信息拼图 

 隐私为何离我们而去 

 节省时间 

 节约金钱 

 顾客的利益 

 “露”并快乐着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小大哥”正看着呢 

 公开文件如此公开 

 闲暇时的好奇心 

 “老大哥”,美国境外与境内 

 你买麦克,我来监听 

 辨认公民身份——不用身份证 

 两个“老大哥”的友好合作 

 技术革新与新的生活 

 信用卡文化 

 E-mail文化 

 网络文化 

 远不止隐私 

 给我一点私人空间 

 隐私和自由 

 公平信息处理原则 

 把隐私作为一种掌控信息的权利 

 永远“开着” 

第三章 机器的灵魂

 电子文档的神奇秘密 

 计算机不懂你的心 

 “跟踪修订”——修订也被“跟踪” 

 文档的“指纹” 

 能否阻止信息外泄? 

 表示、现实与幻象 

 什么才是正确的表示? 

 减少数据,不代表丢失信息 

 技术的诞生和消亡 

 数据格式也是“公共财产”? 

 在图像中隐藏信息 

 垃圾邮件大战 

 在眼皮底下遁形 

 旧磁盘的惊人秘密 

 已删除文件中的数据都去了哪里? 

 数据可以被永久删除吗? 

 数据实际上能保存多久? 

第四章 大海捞针

 Google和比特市场的“经纪人” 

 70年后的重逢 

 图书馆和大集市 

 鼠标一点,消息尽收 

 失落的层级分类 

 搜索引擎如何运转 

 第一步:收集信息 

 第二步:保留副本 

 第三步:建立索引 

 第四步:理解查询请求 

 第五步:确定相关性 

 第六步:确定排名 

 第七步:呈现结果 

 谁来买单?买了什么? 

 没有铜臭的搜索 

 位置、点击和竞拍 

 坐山观虎斗的“山姆大叔”  

 Google的平衡点 

 被禁止的广告 

 搜索就是力量 

 有规则并不等于无偏见 

 并非所有搜索引擎都一样 

 操控搜索结果 

 搜索引擎并非千里眼 

 搜索控制 

 你在搜索什么?——追踪你的搜索 

 寻求规范还是替换“经纪人”  

第五章 秘密的比特

 密码何以牢不可破 

“满大街”都是密码 

 为何不对加密进行规范? 

 历史上的密码学 

 破解替代密码 

 秘密密钥和一次一密乱码本(One-Time Pad) 

 互联网时代的教训 

 新突破时有出现,但消息却传播得很缓慢 

 信心代替不了现实 

 好的系统不一定就有人使用 

 敌人对你的系统了如指掌 

 层出不穷的保密手段 

 密钥约定协议 

 私人消息的公共密钥 

 数字签名 

 RSA算法 

 证书和证书授权中心 

 人人都在加密 

 加密未完成 

第六章 摇摆的天平

 谁拥有比特? 

 “自动”犯罪——“自动”制裁 

 五年内26000的起诉讼 

 高风险的侵权行为 

 NET法案:分享也是犯罪 

 “点对点”引发的巨变 

 幽灵般的二级侵权 

 分享无中心 

 没有安全的安全港 

 意图的疑惑 

 仅供授权使用 

 数字版权和受信系统 

 超越版权的约束控制 

 被禁止的技术 

 版权保护还是避免竞争? 

 技术锁闭的真实面貌 

 版权Koyaanisqatsi:失去平衡的生活 

 “上桌”太迟 

 战争降级 

 财产的界限 

 学会在数字迷云中飞翔 

第七章 不能在网上说这些

 坚守数字表达的前线阵地 

 知道你的孩子今晚上网做什么吗? 

 特殊的比喻 

 发布机构还是传播机构? 

 既不自由也不安全 

 地球上最肮脏的地方 

 多数占优 

 保护行善者——未必尽然 

 过失之后的法律问题 

 互联网可以像杂志摊一样吗? 

 就像骚扰电话? 

 数字保护、数字审查和自我审查 

第八章 被比特包裹

 旧比喻、新技术和自由言论 

 审查总统的言论 

 广播如何得以规范 

 从无线的电报到无线的混乱 

 无线电波频道 

 频率国家化 

 山羊腺体和第一修正案 

 解除频率管制之路 

 从“大喇叭”到“悄悄话” 

 另一种“割地” 

 频率共享 

 世界上最美丽的发明家 

 信道容量 

 能量、信号、噪声和带宽 

 你的信号也许是别人的噪声 

 解除频率管制 

 广播的未来蕴藏着什么? 

 如果收音机都智能化,世界将会怎样? 

 数字爆炸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到底需要多少政府监管? 

结语

“大爆炸”之后 

比特点亮世界 

 隐私与人格 

 言之何物,听者何人? 

 创意大爆炸还是法制大爆炸 

几个“比特”做总结 

附录

互联网:交流平台与互联网精神 

互联网是一个交流平台 

 分组交换 

 内核与终端 

 IP地址 

 一切的关键:传递数据包 

 协议 

 互联网的可靠性 

互联网精神 

 沙漏 

 层,而不是孤岛 

 端到端 

 分离的内容和载体 

 干净的接口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