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

20 2.6折 7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编
  •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ISBN 9787501365920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64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古代版画艺术源远流长,已知zui早的作品——刊刻于唐咸通九年(868)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扉画,构图饱满、画面繁复,刀锋圆润流畅、镌刻熟练精美,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此后一千年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版画艺术伴随着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成熟。

 

古代图书有左图右书、左图右史之制,书籍提倡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因此书籍中的插图十分兴盛。书籍中的版画作品浩如烟海,内容涉及宗教、戏曲、小说各类。早期版画是书籍教化功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现在留存下来的五代、宋、元以来古版画作品,多为佛道教题材版画。精美的小说戏曲类版画,要到明代中后期才大量涌现,其他山水、人物、画谱类版画也在明代才有长足的发展。明代以降,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书籍的品种和印刷数量都大幅上升,且插图盛行,几乎到了无书不图的程度。题材的逐步丰富,也导致了版画作品为表现不同题材而产生出多样化风貌。版画形式或长版方式或圆形月光式,或连版或单幅,或上图下文或文中插图,大多以黑白线描写实风格为主,兼有少量精美的套色彩印。雕版又分阴刻阳刻技法,刀工或粗放或稚拙,或精细或工丽。不少由享誉当世的著名画家绘稿,镌刻名家操刀,画风各异,镌刻手法亦多样,故而流派纷呈,臻于鼎盛,深受广大民众所喜爱。郑振铎先生以地域划分,将版画归纳出建安、金陵、武林、苏州、吴兴、徽州以及北方不同地域的流派风格。

 

版画在明万历、崇祯年间达到鼎盛。清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动荡,版画逐步式微,特别是石印技术传入中国后,印刷书籍逐步由木刻转为石印,木版画作品更是日益减少。但是直到民国,仍有一些木板雕印的书籍配插精美的版画。时至今日,也还有少量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做一些传统木板版画的尝试。

 

留传至今的珍贵版画,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插图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历史典故、民俗服饰、科技军事等留下了大量可资参考的图像资料。

 

此次《国图日历2019》选定的主题是“ 版画千年”,但限于日历这种特殊形式,无法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版画的历史和风格流派,而是以故事题材为主导,分为小说、人物、山水、戏曲版画四个专题,以对应于四季。小说、人物、山水、戏曲四类下以版画的地域流派为划分节点,包括建安、金陵、武林、苏州、徽派、北方版刻等各地域流派的版画代表作品,反映了版画的各种表现形式,比如双面连图、单面方式图、月光式图、文中插图、上图下文式、连环长卷式图等,并兼顾了自元代开始出现的彩色套印版画、清代的铜版画等形式的作品,力求给读者一个全面的古代版画揭示。每种版画下有简单的说明文字,努力为广大读者带来简单易懂又独具文化意义和内涵的中国古代版画艺术文化。小说卷的最后附了一种石印版画,也是向读者展示清末石印技术传入中国后的面貌。

 

日历的图像和文字由马文大、杨洲、罗云鹏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前人的文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漏缺点在所难免, 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