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抄家史料手稿《北碚红卫兵查抄物资处理审批表》唐安兰/营业员/勤俭合作商店【1978年12月14日2页】!
  • ●抄家史料手稿《北碚红卫兵查抄物资处理审批表》唐安兰/营业员/勤俭合作商店【1978年12月14日2页】!
  • ●抄家史料手稿《北碚红卫兵查抄物资处理审批表》唐安兰/营业员/勤俭合作商店【1978年12月14日2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抄家史料手稿《北碚红卫兵查抄物资处理审批表》唐安兰/营业员/勤俭合作商店【1978年12月14日2页】!

45 九五品

仅1件

重庆渝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材质纸制

年代1978-12

尺寸28 × 21 cm

上书时间2024-04-15

渝都书香

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收藏界的一匹黑马,手稿收藏升温。近年来,拍卖市场细分已成趋势,很多拍卖行寻找新的品类,开拓市场新亮点,而手稿则成为拍卖行开拓点之一。国内最早于1996年的拍卖场上开始出现手稿。近年来不论是收藏价值还是收藏价格都在逐渐攀升。手稿,是作者以文字、符号或图案书写的稿本,是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呈现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此手稿,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中,是一份不可多得研究十年WG史的文献资料。史料珍稀,资料珍贵,值得珍藏。【品相据图自定,购买谨慎点击】!
商品描述
●【“文革”荒唐事比比皆是】“文革”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是充满血腥、荒唐的一段历史,我们这些从“文革”走过来的人有责任阻止它的重演,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文革”的丑陋和邪恶记录下来,留给后代,从中接受教训。我写下几件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许微不足道,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些荒唐事的可笑、可气和可悲。这些事,儿辈或许多少知道一点儿,孙辈可能完全陌生了,一定以为奶奶为他们讲“天方夜潭”的故事,故而把这些血泪斑斑的残暴行为命名为“文革逸事”,让后人来评说吧。1966年6月1日深夜,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这时,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学校司机老赵开车来外专宿舍楼接我和老伴以及其他几位总支委员,参加学校党总支紧急会议,传达第二天即将见报的北大聂XX等7人一张大字报的消息,并研究应对措施。9个总支委员谁也没有经历过这个阵势,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说什么好,整整一宿,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来。当第二天新闻联播播出这张大字报和《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的评论员文章后,学校里立即乱作一团。不久,学校停课,学生造反,揪斗校系领导,冲击各级组织,党政工作陷于瘫痪,接着运动步步升级,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我是学校团委书记,直接面向广大青年师生,我又爱和青年人聊天,结识不少青年朋友。可是,“文革”风暴一来,说外专执行的是刘少奇修正主义的建团路线,我这个团委书记就成了推行修正主义建团路线的急先锋。我结识的一些青年朋友都起来反戈一击,给我糊了一个一米多的高帽子戴上,拉出来在校园里游斗,这可是外专戴高帽游街的第一个“走资派”,我心里又怕、又羞、又恼,真是斯文扫地,恨不得有个地缝钻下去。好不容易游斗完了,放我回家吃饭,老伴已为我煮好一大碗面条,还特意放了两个荷包蛋,但我却一点食欲也没有,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没有,两眼发直,呆坐在沙发上。这时,老伴从他的卧室拿出一个自己糊的高帽子,同我戴的那个差不多,强作笑颜地对我说:“明天要是再游斗,我戴这顶陪你游”。我忽然感到有了依靠,痛苦、烦恼一下子全消失了,端起面条碗,吃个净光。这时我才发现,老伴两眼都含着泪花,是无奈的泪,也是痛苦的泪。我心里有了底,不再惧怕戴高帽子游斗,而外专的学生都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学子,胆子比较小,也比较克制。有些人也许觉得游斗不大过瘾,就召开全校大会批判,会场一片打倒声,还让我第一次尝到坐“喷气式”的味道:弯腰90度,脸望前方,双臂向后高举。大会点名要我老伴上台揭发,老伴照着报纸口径批了一通修正主义后,竟为我表起功来,说我来学校刚一年,作了多少事情,都是根据党中央指示做的,谁能知道是修正主义呢?未等他讲完,就被“革命”群众轰下台去,我心里暗自发笑,心想,你这个书呆子,现在是什么气候,还在表功,有你好看的。果然,没有多久,老伴也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而且比批斗我还厉害。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精心培养的一个团委接班人反戈一击,竟信口雌黄,把我苦口婆心劝他安心团的工作,并现身说法,服从组织分配,34岁还作校团委书记的工作,说成是以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拉拢他。他家在农村,生活很困难,我主动借给他60元钱让他寄回家应急,说我拿臭钱腐蚀他。要知道,那时的60元钱,可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多月的工资啊。遗憾的是,这位同志“文革”后没有对我说过一句表示歉意的话,也从不提60元借款的事,可见,“文革”把人性扭曲到什么程度。 ●
●【文革:一份抄家物资处理价款清单】一份抄家物资处理价款清单--2004年底,因为搬家,在清理杂物时,妻子卢璜找到了她家于“文革”后期留存下来的一份抄家物资处理价款清单。看着清单上那些物品名称和折价金额,真叫人百感交集,恍若隔世。卢璜的家被抄,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秋,具体时间她记得大约是在10月里。当时那场抄家风起于“八一八”之后的8月下旬,由北京的红*兵发起,迅速波及全国。那时,卢璜家在重庆城中的德兴里巷内,家里只有她父亲和母亲两人,她大姐在北京工作,哥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川东忠县乡下教书,她和另一个姐姐在远离重庆的大巴山区大竹县神合乡山上的所谓林场当“知青”。她是1964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庭出身”问题被剥夺了升学权利而下乡的“老知青”。“文革”爆发,红*兵抄家风潮掀起时,她父亲正患大叶性肺炎住进了医院,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她得到母亲的信,赶紧向林场请了事假回家探望。她家住在一幢居民楼的三楼上。据她回忆,那天上午,她正在家里做清洁,忽然一阵脚步声轰响,冲上来一群红*兵(当时在重庆实行抄家的是由党政领导授意或支持成立的“毛泽东思想红*兵”、“毛泽东思想赤卫军”),都戴着红袖章,从年龄上看大约都是中学生,有一个显得像是大学生,七嘴八舌杀气腾腾地向她宣布:“抄家!”她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人赶到房门外,有人对她训话,要她跟“*动家庭”划清界限。因为当时报纸、广播天天赞扬红*兵的“革命行动好得很”,她不敢有丝毫反对的表现,她被这从未见过的场面吓懵了。不过,在那样骤然降临的“红色恐怖”中她还想到了保护一包别人的东西,是林场一个女同学的母亲听说她回来后拿来托她带回去的。当她看到有红*兵要动那包东西时,赶紧说:“那是同学的妈妈托我带的东西,不是我们家的。”幸好那红*兵没有再动那包东西也没有追问那是谁的——那个同学的家庭也是“*动家庭”(当年的老知青几乎没有谁是“根红苗正”好出身)。过了一会儿,卢璜在银行上班的母亲也被人叫回来了,面对“毛主席的红*兵”的“革命行动”,除了着急又能做什么呢?万幸的只是她们没有像“红八月”时北京的许多被抄家者那样挨打。当时为什么要抄她的家,卢璜一点都不明白,她只记得有两个红*兵在抄家中忿忿地议论说:“这家人有钱得很,两口子工资加起来有九十多块钱!”待那些红*兵走后,她看着狼籍遍地的房间,还怔了好一会儿。后来她听说还有红*兵跑到医院病房里去向她父亲作了一番训斥。●
●来抄家的红*兵说她的家是“*动家庭”,其实,她家当时并没有一个人属于“专政对象”,只是她父亲(后来是我的岳父)卢逢清曾被打成“右派分子”,不过已经早在1961年就“摘掉帽子”了。她父亲是怎么被打成“右派”的呢?从1979年1月21日中共重庆市人民银行党组下发的“改正右派”的组织结论中可知,主要有三条罪名,现将那个“改正”结论中的这部分文字原文抄录于下:1、关于污蔑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反胡风运动中,在学习讨论会上,卢曾说:“胡风是知识分子,可以通过温和教育方法,把他改造过来”、“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造不出反来。这样作逮捕法办,过高估计了胡风。这样一来,以后知识分子就不讲话了”。又说:“这些运动,都是针对旧人员和知识分子的,这关过去,下关就轮到你。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管得太紧,连说一句话都要管。要好好整一整。”以上言论,虽然认识有些模糊,但还不是恶意攻击反胡风运动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且系一九五五年在学习小组会上的发言,更不能作为划右派的根据2、关于反党小集团问题。经查证,卢逢清同志是原保险公司市中区办主任,张志功(党员)是副主任,他们领导市中区办的工作和学习,与股长张稚圭、刘保禄等(学习小组长),经常在一起研究工作和学习,有时也议论一些看法,但卢在当中很少发言,有时也附合几句。他们出于思想感情比较一致,对有的领导有意见,但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纲领的向党进攻,不是反党小集团。3、关于同意和散布储安平、董时光(转抄者注:董时光是西南师范学院教授,重庆市的大“右派”,后死于劳改地)的言论问题。经查:卢逢清在报上看到董时光的言论时说:“董的言论,有污蔑谩骂,我不同意。但我同情他的遭遇。”他还将此言论,介绍给展××看,并说:“董时光敢大胆说话,文章写得好,可以看看”。报上发表反驳储安平言论时,卢还说:“这不是对他的教育改造,这是对储安平的‘围攻’。”这就是我岳父卢逢清当年的“罪名”。其实,他对这个社会不仅无罪,而且大大有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收藏界的一匹黑马,手稿收藏升温。近年来,拍卖市场细分已成趋势,很多拍卖行寻找新的品类,开拓市场新亮点,而手稿则成为拍卖行开拓点之一。国内最早于1996年的拍卖场上开始出现手稿。近年来不论是收藏价值还是收藏价格都在逐渐攀升。手稿,是作者以文字、符号或图案书写的稿本,是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呈现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此手稿,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中,是一份不可多得研究十年WG史的文献资料。史料珍稀,资料珍贵,值得珍藏。【品相据图自定,购买谨慎点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