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作家诗人莫洛老师诗稿 7页(002保真)
¥
1880
七品
仅1件
作者莫洛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页数7页
尺寸26 × 19 cm
货号24139
上书时间2025-0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品
-
以照片为准
- 商品描述
-
莫洛 (1916~2011)原名马骅。浙江温州人。中共党员,民进成员。1937年毕业于上海私立民光中学。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温州市文联主席。1999年莫洛获浙江省作协授予的“浙江当代作家50杰”称号,2002年获浙江省文联授予的“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老文艺家”称号。 人物经历莫洛,男,1916年出生阴历4月17日,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百里坊口马宅,取名为马骅,字瑞蓁,笔名莫洛。马家系温州望族,马骅祖父马兰笙是书画家,因子女众多,从生计考虑实施“因材施教”,书画传给艺术天分较高的二房马祝眉,后马祝眉的儿子马孟容、马公愚均成书画大家;其父马寿朴,字剑三,在家排行第三,少时聪敏,随父亲读点诗书,能背诵《千家诗》,从事商业。母亲伍氏,没读过书,天性聪慧贤淑,多愁善感,终生信佛。伍氏共生子女7人,马骅最小。1922——1928年,先后入中府前小学、第一高等小学和省立十中附小就读。1928——1930年,入教会学校艺文中学读初中,后因学校停办转考省立十中。1930——1933年,入省立十中初中部就读,并尝试诗歌创作。一度负责编辑《阮海民报》文艺副刊《星星》,后副刊转入《温州新报》。年春在《十中学生》上发表第一首诗作《春尽花残》。1934年,入温州中学高中部就读,期间参与赵瑞蕻、马大恢等组织的“野火读书会”,该读书会主要介绍爱国主义书籍及社会科学知识,后编辑《野火壁报》。同年,在学生刊物《明天》发表《扒垃圾的老人》,这是第一篇发表的散文。1935年,在温州中学发动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响应北平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同年,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学术股长,并担任学生刊物《明天》第六期的编辑。1936年,因领导温州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又遭政府通缉,流亡上海。1937年7月,在上海民光中学毕业。8月,从上海回到温州,在温州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进行抗日宣传。本月加入中国共产党。o1943年至抗战胜利,莫洛主编的《浙江日报》文艺副刊《江风》和《文艺新村》,成为当时东南地区重要的抗日文艺阵地。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开始担任《浙南日报》副刊《新民主》主编。1951年,被选为温州市文联主席,并担任温州中学副校长。1954年,调往杭州浙江师范学院后合并入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前后达二十余年。1976年离休历任盐城中学训导主任,《浙江日报》副刊主编、资料室主任,浙江省立温州工业职业学校训导主任、国文教员,温州中学语文教员、副校长,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现代文选及习作教研室主任,杭州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温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兼职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温州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温州市文联第一届主席,浙江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理事及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写作学会会长,温州市第四、五、六届政协常委。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著作著有诗集《叛乱的法西斯》、《渡运河》、《风雨三月》、《我的歌朝人间飞翔》,散文诗集《生命树》、《大爱者的祝福》、《梦的摇篮》、《生命的歌没有年纪》、《闯入者之歌》,文艺传记史料集《陨落的星辰》,专著《写作基础知识讲话》等。《莫洛集》(全二册),全书约120余万字,内收马骅先生的诗集、散文诗集和文艺传记史料集等。此外,还辑录了其他散佚的诗歌、散文诗等作品。 获得荣誉浙江省作家协会评为“浙江当代50杰”(1999)。浙江省文联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老文艺家”(2002)。温州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特别贡献奖(2005)。
— 没有更多了 —
以照片为准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