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客家古邑方言

15 4.3折 35 九品

仅1件

安徽芜湖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立恒 著;练春招;侯小英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3

上书时间2024-05-25

芜湖市万卷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品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立恒 著;练春招;侯小英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233365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0页
  • 字数 332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写到:河源市辖区内部基本上以汉语方言为母语,而其中义以水源音(本地话)和客方言为母语者居绝大多数。龙川为秦置南海郡三大古县之一,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秦将赵佗率数十万三秦将士南征龙川开埠,除首任县令,经略龙川六载有余。史书上记载,秦代有数次较大规模中原人口迁徙至岭南,“与越杂处”。其中尤以赵佗上书奏请秦廷,朝廷选送15000名女子来龙川,这就是客娘的由来。赵佗在龙川推行“和辑百越”的族群融合政策,以及三秦将士与客娘结合,催生了古邑龙川客家族群的形成与繁衍。南越武王赵佗秦末汉初雄踞岭南,龙川是其开基和兴王之地。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河源的地理、人口与历史沿革

  一、河源的地理、人口概况

  二、河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河源方言概况

  一、水源音

  二、客家话

 第三节 河源水源音的历史形成

 第四节 本书的体例、音标符号、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一、本书的体例

  二、本书使用的音标符号

  三、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第二章 河源水源音语音

 第一节 代表点的声韵调系统

  一、源城的声韵调系统

  二、龙川(佗城)的声韵调系统

  三、连平(隆街)的声韵调系统

  四、和平(林寨)的声韵调系统

 第二节 河源水源音的语音特点

  一、声母特点

  二、韵母特点

  三、声调特点

  四、声韵调配合关系

 第三节 河源水源音同音字汇

 第四节 河源水源音语音的内外比较

  一、河源水源音的内部比较

  二、河源水源音的外部比较

 第五节 河源水源音与普通话的比较

  一、声母的比较

  二、韵母的此较

  三、声调的比较

第三章 河源水源音词汇

 第一节 丰富的古语词

 第二节 水源音的特征词

 第三节 与客、粤方言的词汇比较

 第四节 水源音词汇的内部异同

 第五节 河源水源音分类词表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

  四、农业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舍、器用

  八、称谓

  九、亲属

  十、身体

  十一、病痛医疗

  十二、衣服穿戴

  十三、饮食

  十四、红白大事

  十五、日常生活

  十六、交际

  十七、商业

  十八、文化教育

  十九、文化活动

  二十、动作、心理等

  二十一、性状等

  二十二、位置

  二十三、代词等

  二十四、副词、介词、连词等

  二十五、数词、量词等

第四章 河源水源音语法

 第一节 词类的构成及其特点

  一、名词词缀

  二、动词的体貌

  三、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四、代词

  五、量词

  六、副词

  七、常用介词

  八、连词举例

  九、结构助词

 第二节 特殊句式

  一、处置句

  二、被动句

  三、比较句

  四、选择问句

  五、其他句式

 第三节 语法例句

第五章 河源水源音语料记音

 第一节 故事传说

 第二节 民歌山歌

 第三节 儿歌童谣

 第四节 谚语、歇后语

第六章 族群认同与语言定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品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