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 汉语文字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文字学史

80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芜湖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德宽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书1

上书时间2024-05-19

芜湖市万卷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书品如图,书内有划痕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德宽
  •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8
  • 版次 2
  • ISBN 978753364785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2页
  • 字数 38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编,勾画出汉语文字学两千余年发展演进的总体脉络。在每编之始,先简略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再以文字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为纬,展现不同时代汉语文字学的具体面貌。近代以来的汉语文字学则是我们阐述的重点。

  汉语文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有着密切关系。汉字是一种自源的文字体系,与汉语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传统小学中,文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既鼎足而立,又相互渗透,便是这种密切关系的反映。文字学研究,离不开音韵、训诂,王念孙为《说文解字注》作序时曾说:“《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历代治文字学者莫不兼治音韵、训诂之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发展推动了文字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字学研究的深入又促进音韵学、训诂学的不断发展。清代学者在小学方面之所以成就卓著,就在于研究过程中能将三者密切结合起来。由于汉字与汉语的这种密切关系,传统文字学与语言学的界限分得并非十分清楚。近代以后的文字学者在提倡形、音、义综合研究时,仍存在将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兼收并蓄的现象。

  汉语文字学是一门富有突出的民族特色的学科。汉字体系是世界上来源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几千年来延续不断,未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汉语文字学以汉字为研究对象,深植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沃土之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专门学科。地下出士和传世的历代文字资料,异常丰富生动地展现出汉字不同时代的形态风貌,为汉语文字学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汉语文字学基本理论、方法的形成,是历代语言文字学者长期摸索和积累的结果,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
【目录】
增订本前言

韩文版序



引言

第一编 文字学的创立时期(周秦一两汉)

 第一章 文字学的萌芽

  一 周秦的汉字分析与《周礼》“六书”

  二 仓颉作书——汉字起源的传说和猜想

  三 汉字的早期整理——书同文

  四 文字书的雏形——《仓颉篇》及其他

 第二章 文字学的创立

  一 文字学创立的历史文化原因

  二 汉代文字学概况

  三 许慎与《说文解字》

第二编 文字学的消沉时期(魏晋一元明)

 第一章 从《说文》到字书的编纂(上)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说文》系字书

  二 宋明时期《说文》系字书

  三 《说文》系字书的殿军:《康熙字典》

 第二章 从《说文》到字书的编纂(下)

  一 辨正文字之字书

  二 古文字书

  三 俗文杂字字书

 第三章 《说文》的传承和突破

  一 李阳冰与《说文》

  二 二徐对《说文》的校订与研究

  三 《字说》与“右文说”

  四 郑樵等人的“六书”研究

  五 宋代的金石学

第三编 文字学的振兴时期(清代)

 第一章 清代的《说文》学

  一 清代《说文》研究之概况

  二 清代《说文》学四大家

  三 “六书”理论的进展

  四 “字原”的探究

  五 清代《说文》学在文字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金石学的复兴和古文字学的分立

  一 金石学与古文字学之关系

  二 清代金石学发展概况

  三 吴大激、孙诒让诸家对古文字学的贡献

  四 古文字学的分立及其意义

……

第四编  文字学的拓展时期(近代以来)

汉语文字学主要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品如图,书内有划痕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