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中国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ANNUAL REPORT ON PUBLIC OPINION IN CHINA(2010)*
  • 2010-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中国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ANNUAL REPORT ON PUBLIC OPINION IN CHINA(2010)*
  • 2010-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中国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ANNUAL REPORT ON PUBLIC OPINION IN CHINA(2010)*
  • 2010-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中国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ANNUAL REPORT ON PUBLIC OPINION IN CHINA(20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0-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中国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ANNUAL REPORT ON PUBLIC OPINION IN CHINA(2010)*

2 八五品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喻国明 编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3-1

上书时间2022-09-06

滇云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喻国明 编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1500441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内部逻辑和文化价值体系,以科学方法对新兴的网络舆情进行采集、评价、对比分析和预测,目的在于为正确审视和妥善解决中国社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的新问题、新矛盾贡献自己的视角。《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适合新闻传播学师生及从业人员使用,也是关注中国社会舆情的读者之有益读物。
【作者简介】
  喻国明,男,1957年9月生,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犬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及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同耐兼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台湾事务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等。
个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学术成就: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已经出版的学术著作18部,另有40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一节社会背景分析
第二节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的建构
一、网络舆情可测量的理论分析
二、网络舆论热点衡量的基本指标建构
三、两类不同网络舆情的测量指标体系建构

第二部分年度总报告
第一节各类舆论场域舆情热点热度排行榜
一、传统大众媒体关注度
二、新闻网站关注度
三、网民关注热度
四、网络意见领袖关注度
第二节2009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数量统计特征
一、全年指数为60分以上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数量分布:全年呈两个小高峰的M型分布,5月份舆情热点事件最多
二、全年舆情热点事件的指数分布:呈两个小高峰的M型分布,5月份总舆情指数最高,而10月份则平均舆情指数最高
三、全年所有舆情指数在90分以上的舆情热点事件:总计20个
四、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的词频分析:争议、官员、最牛、死亡等词的频次最高
五、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烈度分布:以黄色警戒界级别为主
六、全年舆情热点事件主要集中的领域:1/3集中在社会与法领域
七、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涉及的具体新闻领域:政府部门及个别官员的行为不当是目前网络热点事件集中领域
八、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关涉主体:公检法系统、职能部委、外国等主体是网络热点事件主要关涉主体
九、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分布的行政级别:出现了向县级等行政区域转移的趋势
十、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省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广东、四川、浙江等省区
十一、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信息倾向性:负面信息更能引起网民的关注
十二、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首发主体:传统大众媒体与网民的比例是2:1
十三、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首发论坛:市级及其以下论坛是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集中首发论坛
十四、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议题活跃天数:平均每个热点议题存活时间为16.8天,大多数集中在两周以内
十五、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意见的多元性分布:平均每个议题的意见类型为1.7个,单一化程度高
十六、简要的结论
第三节2009年网络热点人物盘点
一、天价烟局长周久耕
二、烈女邓玉娇
三、“富二代”胡斌
四、开胸验肺的张海超
五、被钓鱼执法的张晖
六、“屠夫”吴淦
七、被跨省追捕的王帅
八、最年轻市长周森锋
九、为谁说话的逯军
十、绵羊音曾轶可
十一、开豪车的检察长刘丽洁
十二、云南省宣传部副部长伍皓
十三、何东旭等三英雄
十四、打黑书记薄熙来
十五、被侮辱的上访者李蕊蕊
十六、被冒名上大学的罗彩霞
十七、断指证清白的孙中界
十八、涉嫌伪造证据的李庄
十九、奥巴马女郎王紫菲
二十、“熊姐”在出没
第四节2009年网络流行语盘点
一、躲猫猫
二、70码或欺实马
三、不差钱
四、“压力差”
五、这事不能说太细
六、做噩梦和撞墙死
七、心神不宁
八、道德飙车
九、过度引用
十、你是不是党员
十一、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十二、我们都是有身份的人
十三、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
十四、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
十五、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
十六、他胃疼管你什么事
十七、你是哪个单位的
十八、楼脆脆、楼歪歪、桥塞塞
十九、找人牵手看电影
二十、临时性强奸
二十一、八十七度
二十二、鱼塘钱、挖鱼塘
二十三、要跳就去跳五楼
二十四、纸币开手铐、死角角、鞋带自缢
二十五、今天,你偷菜了吗
二十六、被就业
二十七、富二代、穷二代
二十八、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
二十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三十、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三十一、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三十二、杯具、餐具
三十三、你C)UT(落伍)了
第五节2009年网络社会潮流盘点
一、烎时代和烎一代
二、门时代
三、寂寞党
四、哥时代、XX教时代
五、杯具派
六、80后集体记忆风潮

第三部分月度报告
第一节2009年1月舆情
一、1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二节2009年2月舆情
一、2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三节2009年3月舆情
一、3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四节2009年4月舆情
一、4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五节2009年5月舆情
一、5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六节2009年6月舆情
一、6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七节2009年7月舆情
一、7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八节2009年8月舆情
一、8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九节2009年9月舆情
一、9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十节2009年10月舆情
一、10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十一节2009年11月舆情
一、11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十二节2009年12月舆情
一、12月度主要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60分以上)
二、本月度重要热点事件扫描

第四部分专题报告
第一节舆情分析专题:央视新台址大火
一、事件的过程
二、各媒体的反应事件分析
三、网民的观点和评价
四、媒体的观点和评价
五、研究结论
第二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南京天价烟事件
一、事件的过程
二、事件及议题传播路径分析
第三节200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的舆情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传统大众媒体对交通事故报道的呈现机制研究
三、交通安全的网络舆情研究
四、附录:大众媒体报道的交通安全状况的特征统计
第四节月度电视剧舆情分析暨电视剧全效评价指数报告
一、研究方法
二、电视剧全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5月份全国上星电视台播出影视剧的全效评价指数
四、研究背景及结论——电视剧舆情及影响力价值评判
第五节2009年主要窗口部门的网络舆情报告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及结论
第六节中美主流媒体关于金融危机的媒介呈现机制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论与相关讨论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一、舆情热点事件主要集中的议题
二、中国网民特质及其结论
三、网络社会和网络世界相关研究结论
四、党和政府干预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结论
五、网络舆情热点应对之道

后记众声喧哗背后的盛世危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