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正版 未翻阅

3.5 1.5折 24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襄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敬琏、刘吉瑞 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93

上书时间2024-06-21

漫游书海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敬琏、刘吉瑞 著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0081661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6页
  • 字数 2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在汲取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精华,总结国内外尤其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当时一些人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转轨的原则策略,全面讨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论竞争性市场体制》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最新出版。
【作者简介】
  吴敬琏(1930~),江苏南京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当代中国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其经济学思想和理论对当代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吉瑞(1954~),浙江余饶人。经济学家。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一、改革的必要性来自“球籍”之忧
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点
三、危机触发改革,改革促进发展
四、双重体制不宜久拖不决

第二章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一、什么是改革的目标模式
二、传统体制的不可行性:模式转换的最初尝试
三、改革先驱者的教训
四、理论探索:从兰格到锡克
五、结论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

第三章中国不能没有生机蓬勃的企业
一、传统体制下不存在真正的企业
二、公有制能不能与企业的独立性兼容
三、大型企业能“私有化”吗
四、在职职工集团所有和“企业股”的弊端
五、法人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新形式
六、现代化需要企业家

第四章竞争性市场的形成
一、市场机制ABC
二、市场的竞争性和规则
三、加快市场的形成发育
四、价格改革的战术原则:“管住货币,放开价格”

第五章宏观调控体系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二、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三、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体制的改革
四、政府职能转变和为政清廉
五、新经济体制的总框架

第六章改革的战略选择
一、协调改革的基本战略
二、对几种局部改革主张的评析
三、两个基本前提
四、分歧反映了不同的思想方法

第七章行政性分权,此路不通
一、弊端仅仅在于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吗
二、财政“分灶吃饭”及其他
三、再论改革的区域推进
四、中央——地方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八章跨越企业承包制
一、承包能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吗
二、“包”与“改”的矛盾
三、这不仅是笑话:非生产性部门的承包制
四、走出非规范的行政控制

第九章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利益格局的建立
一、从“十年寒窗苦,不如个体户”谈起
二、平等与效率:替代还是互补
三、与其放权让利,何如理顺基本经济关系
四、突出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第十章经济改革、政治民主与观念更新
一、处理相互关系的各种历史经验
二、经济改革是政治民主的前提
三、民主的程度与形式受文化水平的制约
四、改革时期价值观念的更新
五、现阶段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

第十一章农村社会的变革
一、城乡关系的重新思考
二、城乡一体化条件下的价格问题
三、“粮食危机”和土地制度
四、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
五、工业化过程中的乡村建设

第十二章改革时期的发展方针
一、改革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
二、稳定成长的战略方针
三、结构优化和产业政策
四、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附录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规划纲要
一、中期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中期改革的实施步骤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