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

68 12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路明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5199047

出版时间1997-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00-01

印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6页

字数212千字

定价12元

上书时间2023-05-13

武汉邗江古籍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古文献研究丛书》是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旨在反映我国当代部分学者研究我国重要古籍所取得的新成就。

  我国的古文献浩如烟海,其整理研究工作也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贡献。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由于在各个时代反复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巳积累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些古籍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良个时代的学者叉各自立足于他们的时代,带着各典特征的学术视野、观点与方法来进行再认识;所以,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虽然一再重复,但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重复的工作在整体上却具有推陈出新、步步深入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得到创造性传承的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进程。这样的进程显然在将来也要继续下去。

  前些时候,围绕着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曾有过激烈的思想论争,通过论争也取得越来越明确的共识。那就是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越是对外开放便越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熏陶能够加深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养成,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对于重要古籍的整理和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些重要古籍事实上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们不但传承悠久,而且从古至今都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站在自己的伟大时代,完全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原则,进一步认清这些古籍的本来面目,并更为科学地评估它们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文献研究丛书》的作者,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中青年学者。这些学者都受过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广的认识,并在各自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提高了关于中国古文献学的造诣;同时在改革、开故的时代,也对各种外来的学说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或吸收,因此具有在学术上反映时代特色并继往开来的潜力。但由于本丛书是属于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研究项目,因此各书的内容仍以对古文献的考证为主而兼及其它论述。各书的研究形式并不一致,除多数为专书研究外,也有专题研究与论文集。但在学术质量方面则有统一的要求,即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奉原则,学术观点上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广泛掌握实际材料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供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由于各书都以考证为主,因此所有作者不管在研究中吸取什么新的方法,都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朴学”的谨严作风,以实学为前提,对所有结论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力戒浮言臆说,绝不故弄玄虛。至于这些要求在实践中究竟做得怎样,则敬析学术界人士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由于组稿有先后,交稿有迟速,所以本丛书采取分批出版的方式。现在,学术书刊出版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江苏古籍出版社却本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做实事的原则,对本从书的编辑出版优先安排,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保证出版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作者简介:
高路明,北京人,1952年出生。1977年毕业地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楚辞以及古籍目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成果有:《屈原集校注》(与人合作)、《袁枚文选》(选注)、《怎样写应用文》等,并发表了有关古籍目
目录:
第一章 古籍目录分类的沿革与中国古代学术的演变

  第一节 《七略》的分类与汉代学术

  第二节 四部分类法的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变化

    一、四部分奥法的初创

    二、四部分类法与(七略)分类法的并行

  第三节 四部分类法确立了在图书分类领域中的的正统地位

    一、《隋书·烃籍志》与四部分奥法的确立

    二、四部分类法确立之后与四分法不同的其他分奥法

  第四节 四部分类法的极盛时期以及内在的矛盾

    一、《四库全书总目》是四部分类法的集大成者

    二、《四库全书总目》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矛盾

第二章 汉代的目录编制及其学术成就

  第一节 《七略》的编制及其学术价值

  第二节 班固与《汉书·艺文志》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目录编制及其学术成就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及隋的聚书编目工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