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今图书集成 全82册 绝版书 16开特精装 一版一印

绝对精品 正版 非馆藏本

59800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梦雷(清) 编,蒋廷锡 校订(清)

出版社中华书局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1986-06

版次1

印刷时间1986-06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0-04-23

武汉邗江古籍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绝对精品   现货付款即发 
商品描述
《古今图书集成》,清代类书,为古今类书之集大成者。原编纂人陈梦雷曾受命于西苑教康熙皇帝皇三子诚亲王胤祉读书。期间,陈氏利用王府及本人藏书,着手编纂,初名《文献汇编》或称《古今图书汇编》,后改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初稿完成并缮成清本,另写目录一册,交诚亲王奏进。经康熙皇帝同意,原拟交付武英殿刊印,由于时日迁延,迟迟未予付梓。
  康熙末年,诸子争立,雍正皇帝继位后,陈梦雷又谪塞外。雍正帝另派蒋廷锡任总纂,重新整理《古今图书集成》。雍正三年(1725年)改编成书,全书按类编排,分为6编,32典,6109部,共1万卷,约 1.6 亿字。历象编有乾象、岁功、历法、庶征四典;方舆编有坤舆、职方、山川、边裔四典;明伦编有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谊、氏族、人事、闺媛八典;博物编有艺术、神异、禽虫、草木四典;理学编有经籍、学行、文学、字学四典;经济编有选举、铨衡、食货、礼仪、乐律、戎政、祥刑、考工八典。典下列部,每部多至数百数十卷,也有一卷而十余部者。每部根据内容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篇。雍正四年(1726年)初雍正帝御制序文,并于六年(1728年)以铜活字排印成书。
  《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体例与清代一般官修图书不同,书中不列参加编纂者的职衔姓名,只有雍正帝的御制序文和蒋廷锡的进书表。雍正六年(1728年)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选用开化纸和太史连纸(与开化纸质地略同,颜色稍黄)两种纸张印刷,细软洁白,印刷精良,装帧富丽大方。每半叶9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书中附图以木刻雕版印制。由于卷帙浩繁,只印成64部,另样书一部。印数既少,当时即为珍本。于宫内文渊阁、皇极殿、乾清宫各贮存一部之外,存藏《四库全书》的其它六阁各贮存一部。今仅故宫博物院、北京图书馆等处藏存全帙。《古今图书集成》第二次印本称“铅字本”或“扁字本”。光绪十年(1884年)由英国人美查等发起,设立图书集成印书馆,用三号扁体铅字排印,费时4年,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印成,绘图部分为石印,用的是史连纸。每半页12行,行38字,细黑口,单栏,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项目、页数。共印1500部,每部分1620册,另有8册目录。《古今图书集成》第三次印本称“同文版”、“光绪版”。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皇帝下令石印,由上海同文书局承办,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照殿本原式印出100部。此版增刊了《考证》24卷,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及脱缺,皆核对原书,每书正文仍是5020册,合《考证》24册,共5044册。此次印刷校正详细,加工精细,所以印出的本子墨色鲜明,胜过殿本,但流传稀少。《古今图书集成》第四次印本称“中华书局版”,1934年由上海中华书局缩小影印,它是依康有为所藏的铜活字原印本缩小印刷,将原书9页缩为1页,仍旧白口,四周双边。每半页27行,行20字,双线,单鱼尾,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中缝下端双行分印册次、页码和“中华书局印”字样。此版校勘精细,字迹清晰,墨色均匀,查阅方便,切合实用,是迄今最通行、最精善的本子。《古今图书集成》可用于查考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材料,也可用来辑佚和校勘古书,史料价值颇高。

《集成》第一次印本称“武英殿印本”,系清康熙帝敕令编纂。最初由陈梦雷纂集,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称《古今图书汇编》。到雍正帝即位,又命蒋延锡等重新编校,于雍正四年(1726)定稿﹐改“汇编”为“集成”,雍正六年(1728年)完成,这是《集成》的初版。武英殿印本共印成64部、576函、分装5000册、又目录20册。印刷时字采用聚珍铜字排版印刷,图以铜镂版印制,采用的纸张有两种,一种为开化纸印本,一种为太史连纸印本。两种纸质量上乘,印刷精细,装帧富丽,美观大方。

《集成》第二次印本,称“铅字本”或“扁字本”。光绪十年(1884年)设立图书集成印书馆,用三号扁体铅字排印,费时四年,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印成,绘图部分为石印,用的是连史纸。每半页十二行,行三十八字,细黑口,单栏,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项目、页数。共印1500部,每部分1620册,另有8册目录。该版由于校勘不精,讹脱颇多,不称善本,但从此《集成》广泛流传。

《集成》第三次印本称“同文版”、“光绪版”。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皇帝下令石印《集成》,由上海同文书局承办,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照殿本原式印出100部。此版增刊了《考证》二十四卷,这是“铜活字版”和“扁字体版”所不具有的。《考证 》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及脱缺,皆核对原书,每书正文仍是5020册,合《考证》24册,共5044册。此次印刷校证详细,精细加工,所以印出的本子墨色鲜明,胜过殿本。这个印本,一部分运到外地,留存上海栈房的后被火烧毁,所以这个本子流传稀少。

《集成》第四个印本,称“中华书局版”、“中华版”。1934年《集成》由上海中华书局缩小影印,它是依康有为所藏的铜活字原印本缩小印刷。将原书九页缩为一页,仍旧白口,四周双边。每半页二十七行,行二十字,版口中缝上端大字印《集成》,双线,单鱼尾,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中缝下端双行分印册次、页码和“中华书局印”字样。缩印后的字大小如新四号铅字,边框及字迹十分清晰,用江南造纸厂的加重连史纸,线装装订808册,1—6册为目录,7—800册为正文,801—808为《考证》。此版校勘精细,字迹清晰,墨色均匀,查阅方便,切合实用,是迄今最通行、最精善的本子。

第五版是精装本,1984年-1988年由中华书局和巴蜀书社联合出版,重新影印1934年版,统一编页码,增附索引,共82册(含考证、索引各一册)。

第六版,2006年中国大陆齐鲁书社与国家图书馆合作,把馆藏雍正铜字版原大小影印,手工线装出版50套,售价49万圆人民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绝对精品   现货付款即发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