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20 7.4折 27 八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耕望 著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23

上书时间2025-01-03

拾穗古今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严耕望 著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8276640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谈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恳切之作。
  作者严耕望系钱穆弟子,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不骛声华,埋头治学,功夫扎实,成就卓著,乃真学者;
  质朴真切,细致周到,阅历深厚,识见通达,为非常作。
  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实,为和者四十年来潜心治学经验之现身说法,所谈的在在都是切身的甘苦,实在而具体,诚所谓金针度人也。
【作者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号归田,安徽桐城人。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新亚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秦汉—唐)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
【目录】
本书说明/1
治史经验谈/001
序言/003
一原则性的基本方法/007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007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014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017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020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024
(六)其他几点意见/026
二几条具体规律/029
(一)尽量少说否定话/029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033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038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040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045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047
(七)不要轻易改字/049
三论题选择/052
(一)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052
(二)问题的实用性/054
(三)大问题与小问题/057
(四)自己能力与材料情况/061
(五)检查论著目录/064
四论著标准/067
五论文体式/072
(一)常行体/073
(二)纲目体/073
(三)纲目变体/078
(四)复合体/080
六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083
(一)引用材料方式/083
(二)注释方式/087
七论文撰写与改订/092
八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097
(一)立志与计划/100
(二)工作要诀/103
九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113
(一)健强身体、健康心理/114
(二)一心力、惜时光/116
(三)淡名利、避权位/117
(四)坚定力、戒浮躁/120
(五)开阔胸襟/122
(六)慎戒执著/123

治史答问/125
序言一/127
序言二/128
一我研究历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129
二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代的课外阅读/131
三我对于政治制度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136
四我对于历史地理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138
五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142
六我对于上古史与考古学的性趣/144
七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脚的园地/146
八我对于唐诗史料的利用/149
九我今后的撰述计划/155
十研究历史不要从哲学入手/158
十一研究中国史不必要从中文入手/160
十二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163
十三“无孔不入”、“有缝必弥”/167
十四目录学与校勘学/180
十五年龄与撰述/184
十六前进与落伍/187
十七史学二陈/190
十八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198
十九翻译工作的重要性/204
二十我购藏书刊的原则/209
二十一我对于中国通史讲授的几点意见/213
附录一严耕望先生访问记(黄宽重)/220
附录二《唐代交通图考》序言/227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237
序言/239
上篇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242
下篇从师问学六十年/262
附录一我与两位王校长/314
附录二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322
[附录]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余英时)/327
编后记/33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