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安放在天津维多利亚公园的海光寺大钟老照片,消防警钟, 远处可见英国工部局戈登堂。南天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由英租界当局送到南开大学,从此成为南开大学的校钟。1937年被日军掠走。12.2X9.5厘米
¥
289
九品
仅1件
拍摄者未知
年代清晚期 (1851-1911)
尺寸12.2 × 9.5 cm
类别黑白
货号P23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品如图请自辨,
- 商品描述
-
清末银盐照片一张,照片尺寸为12X9.5厘米。粘贴在比照片稍大的纸卡上。局部有小缺和揭薄。
海光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位于距天津老城南门三里的官道东侧(今和平区南京路与南门外大街交汇处东北侧)修建而成的。这里是1858年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的签字地点,1898年划归天津日租界。1900年7月9日,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日军占领海光寺,海光寺庙宇全被毁坏,从此消失。目前,天津地铁一号线的海光寺站就是因寺得名。
海光寺大钟为光绪四年(1878年)时德国铸造,重13000斤,三年后作为德国送给清王朝的礼物运抵天津,悬于海光寺。1900年,日军占领海光寺后,把这口钟转送给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悬于维多利亚花园。南天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由英租界当局送到南开大学,从此成为南开大学的校钟。钟亭建于校园大道左侧路口的思源堂西南,濒临河畔,是校园中的一个独特景点。1937年,天津被日军占领,海光寺大钟随着一批图书和仪器设备被日军从南开园中掠走,从此下落不明。
照片就摄自所售实物,品如图请自辨
P23
**温馨提示***
--------------------------------------------------------------
小店知识水平有限,对照片影像所呈现\"画面内容\"(如拍摄地点,人物姓名/事迹,建筑和街道名称,器物名称,交通工具名称等)理解和考证仅供您参考。如有需要,可站内联系要求补发更多图片。购买请以您自行判断为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