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32.19 6.7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编者:中国曲艺家协会|责编:秦健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64542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023127
上书时间2025-01-04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的曲艺组织
一、曲艺组织出现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中华曲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瞽矇、俳优、乐府、转变、俗讲、参军戏等都能看出曲艺艺术的孕育萌芽和形成发展。这些艺术表演者,要么在宫廷里从事娱乐活动,依附于皇室贵族,要么是为了传播宗教教义,多为僧侣,都不能真正地称之为我们今天现代意义上的曲艺从业者。究其根本原因,唐代以前,我国长期处于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为主体结构的社会,市民阶层还未出现或还未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荡涤,唐代前期农村封建统治有所削弱,使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广大农民不断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工商业空前繁荣。另外,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又增加了贵重消费品的生产和贸易,城市也开始日趋繁盛。因此,唐代城市经济的发达又超过了前代。当时,从事各种工商业活动的人及其依附者聚集城市,广大破产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市民中最贫困的人群。京城长安是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人口达30余万户,其他如洛阳、扬州、开封、成都、广州都是相当繁荣的商业城市。城市住户中,一小部分是帝王、贵族、官僚地主和富商,他们是统治者,主要的剥削者;大部分则是直接或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手工业工人、小商贩、店员、中小工商业者、小吏、差役、兵士以及其他各种城市贫民和游民(包括妓女、乞丐)。这些人在唐代开始形成成分庞杂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他们不像农民那样分散,也不像农民那样贫困,他们开始能够用自己的钱来共同养活一些艺人,以满足自己的文娱生活需要。①可以说,市民阶层的出现及其不断发展壮大,使传统意义上的说唱艺术在历史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现代意义上的曲艺从业者开始出现。与之相适应,能够加强曲艺从业者之间联系、稳定行业发展、规范行业行为的行业组织或者行会呼之欲出。
特别是到了宋代,市民社会极大发展,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鳞次栉比的酒楼茶坊和夜生活的发展,尤其是瓦舍勾栏的出现,使说唱艺人加速摆脱传统教坊乐籍的束缚和在街头空地或广场上做场卖艺的困扰,迅速商业化、市民化,形成了市民中的特殊阶层。②由于宋代民间艺人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为了更好地供应官府差役、保护同业利益以及协调日常经营、商业活动演出,便组织了自己的行会。《武林旧事》中记载,小说有雄辩社,唱赚有遏云社,耍词有同文社,吟叫有律华社,清乐有清音社。据研究,雄辩社是说话人磨砺唇舌训练技术的职业性团体。这是在说话成为专门性职业后成立的。雄辩社有其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活动范围。从现有材料看,说话艺人要加入雄辩社非技艺精熟不可,且说话人各有师承、各有门庭,师徒之间又有话本的传授。社员活动主要是勾栏瓦舍,此外还常常集体参加迎神祭赛及诞祝之事。《梦梁录》卷十九“社会”说:“每遇神圣诞日、诸行市户,俱有社会,迎献不一。”此时,还出现了表演与创作的分化,组建了专门由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组成的书会组织,专门编写话本和曲本。由此可见,在当时瓦舍技艺的行业中,说唱技艺人的行会最多、分工最细,在宋代演艺活动中的人数之多、地位之重。行会的出现是宋代曲艺人走向商业化、走向职业化的重大标志。可以说,宋代的民间艺人组织的行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真正行业协会或者社会组织性质的曲艺组织的发端。
宋代以降,无论是元代,明代,清代,市民社会逐渐发展成熟,民间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