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金禄,1964年10月出生,男,高级职称,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先后获得福建省“师德标兵”、三明市“劳动模范”、三明市首届“十佳优秀校长”、三明市首届“杰出人民教师”、三明市首届“名校长”等二十几项荣誉。李金禄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专家型校长,先后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18篇专业论文,在明溪县推广3个教学模式,负责研究省、市、县课题十多项,先后为三明市的小学校长、班主任、新教师的各种培训班做了五十多场讲座。
目录
第一章 力行育人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节 至圣孔子“知行”育人论
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敏于事而慎于言
三、力乎仁
四、不学礼,无以立
第二节 南宋朱熹“知行相须”育人论
一、知先行后,知行相须
二、行重知轻,“力行”为重
第三节 明代的“知行合一”育人论
第四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育人论
第二章 力行育人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当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下学生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品德要做法
第三章 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节 低年级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一、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二、教育和引导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
三、教育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
四、教育和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五、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六、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第二节 中年级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一、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二、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 历史常识
三、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华 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四、教育和引导学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
五、教育和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
六、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七、教育和引导学生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八、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第三节 高年级学生品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一、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二、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 历史常识
三、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华 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四、教育和引导学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
五、教育和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
六、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七、教育和引导学生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八、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第四章 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实施路径
节 课程育人
一、德育课程育人
二、其他课程育人
三、综合实践育人
四、校本课程育人
五、实践案例
第二节 文化育人
一、校园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提倡以德治国的大国,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把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与核心地位。古往今来,众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通过力行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他们的力行德育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既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品德教育典范故事,像《孔子庭训》《孟母三迁》《程门立雪》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品德教育经典家训、家规,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都是教导我们要重视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子女具有当时社会所要求的政治思想品德,教导他们如何在力行实践中做人。还有在众多各派名家的文献典籍中也都记载着如何做人处世和治家的力行育人思想。尤其是儒学创始人孔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都蕴含着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道德哲学和处世之学。直至今日,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中国现代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至圣孔子“知行”育人论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整理成书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删订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中国的文学、史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孔子的历史功绩主要是其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品德修养等言行和学术思想。孔子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在品德教育中,尤其重视“行”,他认为一个人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有赖于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个自觉探讨知行关系问题的教育家,孔子也非常重视“知行合一”,强调把内在之知落实为外在之行。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学说至今仍对现代教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其中第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对德行修养的基本要求。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德行为;第二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孔子希望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的同时成为有知识、有真才实学的人。从行文的顺序中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仅有知识而缺乏道德的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文而无行者太多了。所以,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无行的学文是一纸空谈,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文,不是说只要行,文可以不读,因为书本毕竟......
精彩内容
关于小学生良好品德教育的研究论文,约200千字。书稿分为四章:第一章阐明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小学生低、中、高不同阶段的品德教育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第三章是把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品德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进行梳理,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六个方面进行总结;第四章介绍了该校品德教育的三大特色育人活动。论文主要阐明用“力行教育”理念教育小学生树立良好品德的具体措施、实践经验。 目录 前言概述 作者简介 李金禄,男,1964年10月出生,高级职称,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先后获得福建省“师德标兵”、三明市“劳动模范”、三明市首届“十佳优秀校长”、三明市首届“杰出人民教师”、三明市首届“名校长”等20多项荣誉。
媒体评论
小学生正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学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切实扣好人生的粒扣子。作为全国教育系统集体,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始终坚持以德育位,旗帜鲜明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学校以“力行教育”思想为,遵循“我力行”的校训精神,倡导“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体验”的学,学生在不断的力行中,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品格得到健全和发展。 本书共设四章内容,章首先阐明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小学生低中高不同阶段的品德教育提出具体目标要求;第三章是把本校品德要做法和成行梳理,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六个方结回顾;第四章主要介绍本校品德教育的三大育人活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