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琴】晨風廬琴會記録 二卷 民國 周慶雲 L20240521 另有 怡园会琴实纪(需另购)宣纸 晨风庐琴会记录

当代琴社定制 宣纸线装。20*28cm。周梦坡(庆云)在他的上海新宅“晨风庐”举办琴会,为期三天,规模大于1919年10月叶希明在苏州举办的怡园琴会。来客有15个地区130余人,其中琴僧有9人,还有4位女士来自美洲。会后,刊印了一个专辑——《晨风庐琴会记录》二卷(周庆云编,刻本,蓝印,下卷末附刊:西溪放生新声/郑光裕谱)。

79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鞍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庆云

出版社晨風廬琴會

年代不详

印刷时间2021-09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78页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周梦坡(庆云)在他的上海新宅“晨风庐”举办琴会,为期三天,规模大于1919年10月叶希明在苏州举办的怡园琴会。来客有15个地区130余人,其中琴僧有9人,还有4位女士来自美洲。会后,刊印了一个专辑——《晨风庐琴会记录》二卷(周庆云编,刻本,蓝印,下卷末附刊:西溪放生新声/郑光裕谱)。
商品描述
现代宣纸线装本,安徽泾县宣纸本。
手工制作,每本略有不同。

“元音不作,雅乐将沦,深识之士以为音律之盛衰系乎人心之正邪。近年以来,海内名流 研精琴理,是以吴中则有怡园之集,宣南则有岳云别业之集。窃不自揆,拟步后尘以声气之应求,为乐律之讨论。伏望同志诸君子及方外闺媛偕琴戾止,各奏尔能。 古调重弹,赏音勿閟。庶几引商刻羽,共扶大雅之轮。海水天风,待访仙人之棹。谨拟数约,伫盼教言。”

   1920年,当时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古琴家周庆云发出《征集琴会启》,召集全国琴人至上海晨风庐召开琴会,以“共扶大雅之轮”。

  “会启”分送给北京、南京、湖南、安徽、扬州、杭州、苏州、镇江、河南、湖北、福建、江西、无锡、德清、上海15地142个琴人。

   琴会会期共三天,10月12日起,14日迄,共102人参加了该会。其中操缦者有33人,诸如王燕卿、黄渔仙、彭祉卿、顾梅羹、杨时百、吴兰荪、夏一峰、李子昭、郑觐文、郑玉荪、徐立孙等。

   三天的会期,集中了当时九嶷、川、广陵、诸城等派的代表琴人。这些琴人,平日分局南北,难有交流的机会。“晨风庐琴会”的召开,无论对习琴之人,还是好 琴之人,都是难得一见的琴家,更能体会到不同流派的指法风格。但是,随着这样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琴人能较为容易地学习到其他流派的曲目、指法,从而变相 削弱了琴派特征,而这,亦成为琴派在近现代开始消融的主要原因。

   而名不见经传的王燕卿(近代梅庵派的创始人),经此琴会之后,名声鹊起。以致查阜西在多年以后依然说:“王宾鲁的演奏艺术,重视技巧,充满着地区性的民间 风格,感染力强。他在晨风庐近百人的琴会上惊倒一座,这是后来他所传《梅庵琴谱》风行一时之故。”虽然这一番话必然是未能参加琴会的查阜西听参会的朋友所 言,但对于王燕卿演奏风格的总结确实恰如其分。可以想见,相较跌宕苍劲、声少韵多的广陵派,吟猱规整古朴的九嶷派而言,王燕卿纯属的技巧,特别是轮指的使 用,流畅而带有民间风格的曲目,定会给在场的琴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晚年的顾梅羹,对当年的盛况依然津津乐道,他告诉学生,当日王燕卿还未演奏完毕,在座的听众便忍不住侧身站起,更有靠近聆听。一曲即罢,周庆云不禁拍手称 好,赞到:“这次琴会你是头筹!”据说一旁的杨时百听闻此言,面露不悦之色。这一细节虽然有些杜撰的嫌疑,但当时的养白是声望正隆,撰有巨著《琴学丛 书》,且门人众多,更得到周庆云的赏识。之前周庆云不但出资百金助其出版《琴学丛书》,琴会期间,更招待其下榻大饭店,却将多数琴人安置于小客栈,这一行 径,甚至召到众人非议。因此众人觉得此次琴会的头筹当仁不让的是杨时百亦是不足为奇的。对当时周庆云于情难自禁之时所下的判语,多少有些意外,由此更见王 燕卿的演奏由“技惊四座”来形容并不为过。而此次王燕卿在琴会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必然对其艺术风格的迅速传播起到了重要推广作用,更为“梅庵琴派”的产 生奠定了基础。

   晨风庐琴会除琴艺交流之外,琴学探讨亦是这次琴会的重要部分。这次琴会,共探讨了琴学中的十五个问题,对琴学的研究起了一定的作用。

   琴会结束之际,除会员合影留念外,亦为当时琴人所携之古琴留影。同事,周庆云将其编著的《琴书存目》、《乐书存目》、《琴史外》、《琴史续》以及《琴学疑 问》印刷品、叶璋伯的怡园琴会之《会琴实纪》附赠给琴人。而周庆云编辑的《晨风庐琴会记录》一书,也为了解这一盛事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会后,周庆云、史量才、徐松如等人将四川的三位琴人符华轩、李子昭、吴浸阳留下做清客,与郑觐文一起帮助周庆云编撰《琴操存目》。这三位亦成为历史上最后作为清客的琴人。

   许是三日的盛会让周庆云意犹未尽,在重阳之日,周庆云邀请符华轩、郑觐文、李子昭、吴浸阳、彭祉卿、顾梅羹、沈伯重、史量才、徐松如做“操缦小集”。集 中吴浸阳与郑觐文琴瑟合奏《鸥鹭忘机》,顾梅羹、沈伯重、彭祉卿三人琴箫合奏《普庵咒》,郑觐文琵琶弹奏《新汨罗》。之后周庆云赋诗以纪:“……复古赖郑 虔,音律久探讨。取瑟和焦尾,余音梁间绕。顾况和沈约,指法并苍老。和以彭籛箫,引凤歌窈窕。琵琶传摩诘,一拨忧心悄。再赓闲情词,分明是琴挑。曲终酒将 阑,余兴犹未了。评骘一爨下桐,翻爱木事槁。摩挲名贤迹,爵里同参考。多艺许叔微,兼能邃医道。多才史子鱼,直笔谀词扫。共扶大雅轮,相期超物表。落落数 野鸥,岁月混忘老。独遗安定胡,星轺指蓬岛。天风与海涛,倘能宇宙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周梦坡(庆云)在他的上海新宅“晨风庐”举办琴会,为期三天,规模大于1919年10月叶希明在苏州举办的怡园琴会。来客有15个地区130余人,其中琴僧有9人,还有4位女士来自美洲。会后,刊印了一个专辑——《晨风庐琴会记录》二卷(周庆云编,刻本,蓝印,下卷末附刊:西溪放生新声/郑光裕谱)。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