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

12 2.5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贵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6-3

上书时间2024-06-28

富贵荣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贵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781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2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是农将佛教研究区分为学术研究与义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印度佛教义学研究的一个探索。具体是对印度佛教的义理的一些重要方面。予以了深度研究,主缀进衍了义理的结构、概念与思想脉络的梳理、分析与建立,试图提供……种佛教义学研究的范例。
【作者简介】
周贵华,重庆市石柱县人,1962年12月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同年入北京理-£大学物理系执教大学物理。2000年辞去教职,200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中国哲学搏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从事专业哲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印度与中国佛教哲学。蒋有,专藩《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唯以、心性与如来藏》、《唯识通沦——瑜伽行学义诠》(上、下册)、《作为佛教的佛教》、《唯泌明论》;联合主编钉《东方梅学史》(五卷本)、《东方衍学思想与文化精神》。
【目录】
上篇唯识明义论
第一章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第一节唯识学二分的安立:历史性与逻辑性
一从佛教思想史的角度看
二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看
第二节唯识学二分的特质:一致性与差别性
第三节唯识学二分在佛教意识形态上的关系:疏离与紧张
第二章法相分学与唯识分学
第一节法相分学与唯识分学——从汉译《集论》与《摄论》之“识”谈起
一法相与唯识之区分
二法相分学:识作为了别/识别
三唯识分学:识作为了别/显现
四有相唯识与无相唯识之别:识别与显现
第二节关于法相与唯识的“分合之辩”
一欧阳竟无:法相与唯识“二事也”
二释太虚:“法相必宗唯识”
三释印顺:“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
四小结
第三章“唯识”与“唯了别”
第一节“唯识”与“唯了别”:用语差别与意义相通问题
一“唯识”与“唯了别”用语之差别问题
二“唯识”与“唯了别”意义之相通问题
第二节“唯识”与“唯了别”:意趣问题

第四章唯识学之有无思想
第一节言说与有无
——以早期唯识关于言说与有无的论说为中心
一言说与有无
二离言自性
第二节对《解深密经》有无说之诠释
——以圆测的《解深密经疏》为中心
一对《解深密经》有无说疏释之特点
二关于胜义谛离言自性
三关于三自性
四关于三无自性性

第五章唯识学无分别智之亲证思想
第一节无分别智
第二节无分别智之所缘以及生起
第三节无分别智与真如之冥契

第六章唯识学之转依思想
第一节转依及其结构
一转依之名、义
二关于转依之名、义的争论
三转依的四分结构
四转依的五分结构
五转依说类型
……
下篇佛教思想明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