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骨(上下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龙骨(上下册)

正版图书,请放心下单

17.16 2.2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邬江 崔国民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26

上书时间2024-06-01

文化珍藏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邬江 崔国民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0241780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龙骨》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共30章。“龙骨”实则喻意象征中华民族血脉的古迹。全书围绕“龙骨”展开,以1900年庚子事变,第一个发现“龙骨”(甲骨文)的大学士王懿荣的遇害为开场,展开了中国考古纪实的宏伟画卷。岁月更迭,民国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中国考古学家和外国友好的考古学者几经波折,相继发掘出证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祖先的考古瑰宝——“北京人”头盖骨。中国的考古事业有了起色,然而,世事难料,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五枚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在抗日战争中神秘失踪。日本与西方列强几欲对“龙骨”宝藏伸出魔爪,为了捍卫国家珍贵的历史文物,中国爱国人士进行了有力抗击,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乃至生命。《龙骨》传颂了这种勇敢忘我的品质和爱国情怀,书中以“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为主题线索,以波澜壮阔的百余年考古史为背景,真实地记录了近代考古历程中的重大发现,反映了几代考古学家、中国学者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学术精神。其中描述了梁启超、胡适、翁文灏、裴文中、贾兰坡、梁思成、梁思永、李济等名人的传奇经历以及与他们相关的重要考古事件,并且体现了中国当时重要的发展历程和风起云涌的国际历史背景,用真人、真事记录了考古的艰辛,同时也详细地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史,反映了当代考古先驱最苦难、最辉煌、最坚强不屈的事迹以及彰显了自强不息的“龙骨”精神。
【作者简介】
邬江,机关公务员,从事科研工作四十余年,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会员,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会员,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特约记者、通讯员,长期跟踪报道贾兰坡院士与北京猿人研究工作,曾得到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日本史学家汪向荣,以及贾兰坡院士的亲自指导与支持。崔国民,高级政工师,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共青团房山区委书记、党组书记,中共房山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共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新闻办主任、文联党组书记、“北京人”寻找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任,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等职。现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目录】
目录第一章 龙迹•“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1    “不仅知道,我还是玄奘和尚的崇仰者!你看——我还随身带着他的书走遍世界呢!”斯坦因激动地从牛皮挎包里抽出一本已有些破旧的书向道士展示。    在众目睽睽下,王懿荣打开了一个木盒,掀开包布露出几片龙骨,他神秘地拿出龙骨递给刘鹗、王国维和罗振玉:“请上眼,仔细瞧好。”    李鸿章清清嗓子用高亢的淮北小调唱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第二章 龙迹•传教士与中药店  35已病入膏肓的载湉(光绪)突然有一种久违的冲动,想要在瀛台海子边坐一会儿。“你知道?这个鸡……骨头的地方?它在哪?”哈贝尔急切地比画着手中龙骨。

第三章 龙迹•来自乌普萨拉的“蝴蝶” 71    王子用力地摇了摇握着安特生的手:“我支持你,请沿着祖先的航线去中国吧!”     安特生打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也给北洋政府一个振奋人心的惊喜。袁世凯亲自为安特生颁发一级三等嘉禾勋章。

第四章 龙迹•你好,龙骨山  100     其他4个人围上来,都兴奋不止,把安特生抬起来抛向天空,并欢呼:“我们找到龙骨山了!我们找到龙骨山了!”安特生迎面拉住一个正在跑着的工人,急急地问:“发生了什么?怎么有炸弹的声音?”

第五章 龙吟•龙的盛典  117正在这时,葛利普满脸通红,醉醺醺地举着酒杯凑过来:“喂,安特生博士,北京人是怎么搞的,它到底是人还是食肉类动物?”葛利普的叫声引起一片笑声。他本人也乐不可支。

第六章 龙吟•天火  142李大钊热诚地打量着眼前这位眼中闪着智慧光芒的年轻学子,郑重地说:“我,介绍你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七章 龙吟•龙出云天  155翁文灏仔细地看了看自荐信信,对丁文江说:“我看这个年轻人行!” 两位学界泰斗一拍即合,一个徘徊在窘境的北大学子从此改变了生命的轨迹。

第八章 龙吟•横空出世  168裴文中再次仔细观看爆炸点,然后对宋国瑞等人说:“再炸。”4个人齐声喊道:“我们找到‘北京人’啦!”

第九章 龙吟•天降大任  188裴文中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少年,和气地问:“你愿不愿意跟我考古?”贾兰坡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

第十章 龙啸•龙与虫  226   “当前的局势好比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舟内只能坐下一人,我们两人中谁离开这只小船好呢?”蒋介石直勾勾地盯着张学良问,等着下文。

第十一章 龙啸•寻觅龙踪  246    云水洞中的石钟乳与遍地石花让寻找恐龙的杨钟键、贾兰坡惊叹不已……     魏敦瑞站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地指着站在下面人群中的贾兰坡:“你——贾先生,你告诉我一个问题,食肉动物的腕骨与人的腕骨有什么不同之处?再比如狼与狗的区别?”

第十二章 龙啸•唤醒祖宗  268     天皇问道:“难道我国科学家就拿不出自己的考古证据吗?难道支那周口店的古猿化石可以证明大和民族的历史吗?”      贾兰坡高举着刚出土的头骨化石高喊:“祖宗万岁!!中国万岁!!!”

第十三章 龙啸•在战云边飞翔  281

穿着笔挺军装的汤恩伯信心满满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我军有清一色的德军最强大的装备,华北固若金汤!”

第十四章 龙殇•龙骨义士  296   杨钟健脑中闪过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兰坡。他对贾兰坡最了解,这样一个吃苦耐劳、勤学苦练而且胆大心细、忠诚有信的人,在危难时期唯有他可担当此任。当然他也有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想托付给贾兰坡。   赵万华在电话中大声地喊道:“要好好保护咱们的祖宗啊!” 

第十五章 龙殇•1937•血色北平  311     当宋哲元看了秦德纯转来的通牒文件,顿时气得脸都变了色,他此时猛然惊醒自己上了日本人的当,大拍桌子高叫道:“欺人太甚!”     佟小姐趴在花坛中的泥土上,用双手捧起一棵怒放的月季花栽在父亲坟头上。

第十六章 龙殇•大撤退  342      翁文灏的那段日子如同噩梦一般。

第十七章 龙殇•战火流莺  379     北平死去了!我至爱苦恋的北平,在不挣扎不抵抗之后,断续呻吟了几声,便恹然的死去了!  ——冰心 《默庐试笔》

第十八章 龙殇•手持天皇手谕的教授  404   长谷神秘地从怀中掏出一封精美的手谕捧示在裴文中面前,“这是天皇御前赐予的手谕,请多多关照!”

第十九章 龙殇•乱世风流  426李苦禅把桌上的日本茶甩在周作人的怀里,手指着大门咬牙切齿地吐出一个字:“滚。”

第二十章 龙殇•协和魅影  442“……当我们费尽心机在协和医院终于物色收买了一个专事打扫卫生的中国人,并企图通过他将‘北京人’化石弄到手时,由于意外的情况使我们的计划再次落空。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方法并马上动手,因为一旦‘北京人’化石被转移,以后的事情就更加困难了。”

第二十一章 龙殇•“北京人”失踪  454     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几小时候后,侍卫匆匆叫醒还在梦中的蒋介石,一听日、美开战的消息,他一骨碌爬起来,他边穿衣服边嚷嚷:“这下好了!这下好了,我们不用单独和日本干了!”      然而,“北京人”失踪并没有让战争停下脚步,一场争夺珍贵文物的斗争仍在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中间展开。

第二十二章 龙脊•夜闯虎穴  479远处,日本兵巡逻队走过。二人紧贴在墙上,手电光在墙上晃来晃去。两个人紧张得一头汗。然而,正当贾兰坡冒死盗图之际,裴文中却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第二十三章 龙脊•“带黑斑的金百合”  497他的皇亲国戚用这首诗制订一项庞大的掠夺计划——“金百合计划”。心焦如焚的裕仁不得不再次派人前往中国,目的只有一个:“务必找到‘北京人’头骨,把它带到日本。” 

第二十四章 龙脊•“东京猎犬”  518     他跪坐下来,又擦拭了一下刀,闭上眼睛,双手持刀从下往上扎进自己的腹部。桌几上,《备忘录》上,锭者的名字恰好被溅上的鲜血染红。

第二十五章 龙脊•胜利日  53510点10分仪式开始,景山顶上40名中国士兵吹起军号,会场上礼炮响起,军乐队奏起了凯旋乐。妻子无语,抽出手为他抹去眼泪,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别,别……这不是挺好的嘛。只要咱们人在,胜利了,什么都会有的。”

第二十六章 龙脊•异域追踪  572很多年以后,李济每每回忆起那个夜晚都觉得终生难忘。他在回忆中写到,一路上看到的悲惨茫情景很快就把我初到日本时的兴奋感一扫而光。

第二十七章 龙骨•东方欲晓  636新中国给周口店真正意义上的重生,而这次重生完全是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资金、自己的科技水平。

第二十八章 龙骨•总统的“礼物” 670春风得意的尼克松一连喝了几杯茅台酒,他带着微微醉意拉着周恩来的手神秘地说:“我还有一份礼物,总统的礼物,送给阁下,送给中国……”经过3年的打捞,“阿波丸”号出水了3000吨锡锭和1000具尸骸,并没有发现“北京人”的任何踪迹。

第二十九章  龙骨•无悔追寻   695 2006年深秋的一天,一位东北边陲的保卫干部向周口店“北京人”化石寻找工作委员会提供了一个惊人的线索。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他们立下人生的共同盟约:“死后并排埋葬在龙骨山下,守候‘北京人’归来。”

第三十章 龙骨•永恒的足迹  722周谷老稍停顿片刻,指着站在身边的贾老感慨地说道:“贾先生就是一位长着龙骨的人!”    “究竟有多远,我也说不好,从我查阅的资料显示,这本书记载的应至少在二三千年前的事,这不我实地考察后把我的发现告诉中国的考古学家,让他们分析远古时中国人最早来到美洲!”

后记•与先贤共舞  748《龙骨》主要参考资料来源说明  758     附录:(1)主要参考资料细目  760附录:(2)《龙骨》部分主要中外人物名录(引自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76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