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消除疟疾报告
  • 国家消除疟疾报告
  • 国家消除疟疾报告
  • 国家消除疟疾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消除疟疾报告

25 3.2折 78 九品

仅1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3

小寅月的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7330183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疟疾是中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是主要传疟媒介,四种人体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均曾有流行,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据估计,1949年前每年至少有3 000万疟疾病人,当时全国人口约4.5亿,受疟疾威胁人口在3.5亿以上。经过7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疟疾防控和救治能力显著提升,疾病负担大幅度降低,2017年以来已经连续3年多无本地原发感染病例,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国家消除疟疾报告》主要从国家概况、疟疾流行情况、国家疟疾规划的组织框架、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防止疟疾再传播等主要方面介绍中国实现疟疾消除的历史进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简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主要职责是: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制定并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制定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等。
【目录】
摘要/1

1 国家概况/ /6

1.1 地理 /6

1.2 生态 /6

1.3 气候 /8

1.4 人口 /10

1.4.1 民族构成/11

1.4.2 年龄和性别分布/11

1.4.3 特殊人群及其流动性/12

1.5 经济 /13

1.6 卫生健康 /13

1.7 卫生系统 /18

1.7.1 卫生服务/19

1.7.2 卫生筹资/20

1.7.3 卫生人力资源/22

2 疟疾流行情况/ /25

2.1 流行历史 /25

2.1.1 概述/25

2.1.2 疫情变迁和防治策略演化/25

2.1.3 虫种分布/30

2.1.4 疟区演变/31

2.2 流行病学 /33 

2.2.1 概述/33

2.2.2 疟原虫虫种构成/34

2.2.3 病例三间分布/38

2.2.4 消除疟疾阶段输入病例感染来源/44

2.2.5 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 年疟疾消除工作 /45

2.3 高风险人群和边境地区 /47

2.3.1 劳务输出回国人员/49

2.3.2 跨境人员及边民/49

2.4 2016 年以来中国本地原发疟疾病例分析 /49

2.4.1 本地原发病例和疫点分布/49

2.4.2 中国最后一例本地原发病例和疫点处置情况/50

2.4.3 近期典型病例和疫点处置情况/52

2.5 传播媒介 /57

2.5.1 中华按蚊/57

2.5.2 嗜人按蚊/58

2.5.3 微小按蚊/59

2.5.4 大劣按蚊/59

3/ 国家疟疾规划的组织框架/61

3.1 国家消除疟疾规划 /61

3.1.1 政府/61

3.1.2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61

3.1.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2

3.1.4 医疗机构/63

3.2 国家消除疟疾咨询委员会 /63

3.2.1 国家消除疟疾技术专家组/63

3.2.2 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 /64

3.3 疟疾合作伙伴 /64

4/ 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66

4.1 规划、方案和标准 /66 

4.1.1 立法与规划文件(方案) /66

4.1.2 国家和卫生行业标准/67

4.2 地区分层和策略 /67

4.2.1 中国消除疟疾分层/67

4.2.2 国家策略与工作规范 /68

4.3 监测和响应系统 /69

4.3.1 国家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和综合疾病监测系统/70

4.3.2 病例监测/70

4.3.3 私立、公安、军队等卫生机构的疟疾监测/76

4.3.4 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76

4.3.5 病例分类/76

4.3.6 疫点调查/77

4.3.7 疫点处置/78

4.3.8 培训和指导/80

4.4 督导评估与质量控制 /80

4.5 病例诊断 /81

4.5.1 诊断方法及工具/81

4.5.2 全国疟疾诊断网络/81

4.5.3 全国参比实验室网络/82

4.5.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83

4.5.5 培训和督导/85

4.6 病例管理 /88

4.6.1 治疗方案/88

4.6.2 抗疟药采购和供应/91

4.6.3 药物疗效监测/91

4.6.4 培训和监督/91

4.7 媒介控制和监测 /92

4.7.1 药浸蚊帐/92

4.7.2 室内滞留喷洒/93

4.7.3 幼虫控制/95

4.7.4 媒介监测/95

4.7.5 疫点媒介调查/101

4.7.6 杀虫剂抗药性监测/101

4.7.7 督导和评估/101

4.7.8 培训和监督/101

4.7.9 耗材和设备/102

4.8 高风险人群和边境地区 /102

4.8.1 输入继发病例所在疫点人群/102

4.8.2 聚集性返乡人群/103

4.8.3 上山人群/103

4.8.4 云南边境地区人群/103

4.9 应用研究 /104

4.10 公共卫生教育和社区参与 /105

4.10.1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105

4.10.2 社区参与 /106

4.11 部门间或者多部门合作 /106

4.12 边境合作和协调 /107

4.13 疟疾流行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108

4.13.1 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相关方案 /108

4.13.2 消除疟疾考核程序与内容 /108

4.13.3 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结果 /109

4.14 非流行省份疟疾情况 /109

4.14.1 疟疾病例管理 /109

4.14.2 实验室质量控制 /110

4.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疟疾情况 /110

4.15.1 疟疾流行史 /110

4.15.2 2011—2020年疟疾病例情况 /110

4.15.3 监测 /112

4.15.4 治疗 /112

4.15.5 旅行保健 /112

4.15.6 能力维持和人员培训 /112

4.16 澳门特别行政区疟疾情况 /113 

4.16.1 疟疾流行史 /113

4.16.2 2011—2020年疟疾病例情况 /113

4.16.3 监测 /114

4.16.4 治疗 /114

4.16.5 旅行保健 /114

4.16.6 能力维持和人员培训 /115

5 防止疟疾再传播/ /116

5.1 概述 /116

5.2 疟疾再传播风险分层 /116

5.3 监测和响应系统 /120

5.3.1 突发疫情/120

5.3.2 突发疫情报告 /120

5.3.3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120

5.4 病例诊断 /121

5.5 病例管理 /122

5.5.1 抗疟药采购系统/122

5.5.2 保持疟疾病例诊治能力/122

5.5.3 继续发挥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作用/122

5.6 媒介控制和监测 /123

5.6.1 媒介控制/123

5.6.2 媒介监测/123

5.6.3 媒介控制和监测能力的保持/123

5.7 国际旅行者健康干预 /123

5.8 公共卫生教育 /124

5.9 部门间和多部门协作 /124

5.9.1 部门间联防联控/124

5.9.2 区域内联防联控/125

5.9.3 军地联防联控/125

5.10 跨境协调与合作 /126

5.10.1 边境地区疟疾监控 /126 

5.10.2 边境地区跨境联防联控 /126

5.11 监测和评估防止疟疾再传播的计划 /127

6/ 经费/128

7/ 附表/133

附表 1 2011—2019年输入疟疾病例的感染来源国家分布 /133

附表 2 2011—2019年外籍输入疟疾病例的国籍分布 /137

8/ 附录/140

名词解释 /140

图 1 中国行政区划地图 /7

图 2 2018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图 /9

图 3 中国4月和10月的16℃等温线图 /10

图 4 2019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图 /12

图 5 中国医疗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组织框架图 /19

图 6 1950—2019年中国疟疾发病情况 /26

图 7 中国20世纪60年代恶性疟分布 /31

图 8 1979年中国疟区分层示意图 /32

图 9 2010年中国不同类型疟疾流行县分布 /33

图 10 2011—2019年中国报告疟疾本地病例、输入病例和死亡病例 /37

图 11 2011—2019年中国报告疟疾病例虫种构成图 /38

图 12 1960—2010年中国报告疟疾病例分布情况 /39

图 13 2011—2019年中国报告疟疾病例分布情况 /40

图 14 2010—2017年中国本地原发疟疾病例分布情况(以县为单位) /51

图 15 中国疟疾规划的组织框架图 /62

图 16 中国疟疾流行区分类 /68

图 17 “1-3-7”工作规范示意图 /69

图 1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病例报告管理示意图 /70

图 19 医疗机构疟疾诊断体系 /82

图 20 疟疾诊断复核网络 /82

图 21 中国消除疟疾后再传播风险分层图(2020年) /117

表 1 中国基本健康指标 /14

表 2 西部地区或中国农村地区基本健康指标 /16

表 3 各类卫生支出及构成 /21

表 4 2018年各省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 /23

表 5 中国卫生专业人员数和医学专业毕业生数 /23

表 6 1995—2019年疟疾病例分类表 /34

表 7 2011—2019年中国报告疟疾本地病例、输入继发病例和输入

   病例分类 /36

表 8 2011—2019年中国报告疟疾复发/复燃和非蚊传病例数 /37

表 9 2011年以来中国本地病例分布情况 /41

表 10 2010—2019年中国报告本地疟疾病例年龄和性别分布 /42

表 11 2010—2019年中国报告输入疟疾病例年龄和性别分布 /43

表 12 2011—2019年中国报告输入疟疾病例感染地分布 /44

表 13 2011—2019年中国报告外籍病例的国际区域分布 /45

表 14 2020年中国报告疟疾病例分布情况 /46

表 15 1995—2020年中国疟疾指标 /48

表 16 中国消除疟疾“1-3-7”工作完成情况 /69

表 17 2010—2020年中国各机构采取不同监测方法的血检情况 /71

表 18 2013—2019年疟疾病例出现症状后2天内治疗情况 /74

表 19 2010—2019年疟疾病例24小时内报告情况 /75

表 20 2011—2020年疫点分类表 /78

表 21 2017—2020年质量控制检查和交叉检查的血片数 /84

表 22 2010—2019年快速诊断试纸条使用情况 /85

表 23 2011—2019年每年接受疟原虫血检培训人数 /85

表 24 2010—2019年中国口岸疟疾防控各项培训与能力验证情况汇总表 /86

表 25 2013—2019年疟疾病例休根治疗表 /89

表 26 2010—2019年中国G6PD缺乏的检测结果 /90

表 27 2010—2019年中国G6PD缺乏的随访人数 /90

表 28 2011—2019年杀虫剂处理蚊帐(ITN/LLIN)发放情况 /92

表 29 2011—2019年室内滞留喷洒保护人口数 /94

表 30 2010—2019年国家媒介监测点分布及数量 /95

表 31 2010—2018年国家媒介监测点捕获的按蚊数量和种类 /97

表 32 2010—2019年中国口岸截获或监测到的按蚊种类汇总表 /98

表 33 2010—2019年中国媒介监测培训班举办情况 /102

表 34 2011—2020年香港疟疾血检数 /110

表 35 2011—2020年香港疟疾病例及虫种分类 /111

表 36 2011—2020年香港复发、复燃和非蚊传病例情况 /111

表 37 2011—2020年澳门疟疾血检数 /113

表 38 2011—2020年澳门疟疾病例及虫种分类 /113

表 39 全国疟疾再传播风险分层及防控措施 /117

表 40 2010—2019年中国各省份消除疟疾经费 /129

表 41 2010—2019年中国消除疟疾经费 /130

表 42 2010—2019年中国口岸疟疾防控经费 /13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