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

30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晨晔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0-1

上书时间2024-05-16

寻梦阁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晨晔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57534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7页
  • 字数 28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在马克思经典文本和现实生活间构建一个双向关照的互文性平台;在经典文本中指认了人类生存状态的三大集群,即谋生生存状态集群、延生生存状态集群和乐生生存集群,发现了马克思思想内在生活逻辑基础的不均衡性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前瞻性;在现实生活中确立了个人自由全面发的三重逻辑基点,找到了经典广西与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互通的坦途,厘定了马克思思想对现实生活交叉疏离的空白点。
【作者简介】
刘晨晔,山东蓬莱人,1963年生于辽宁凤城,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站。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目录】
绪论 马克思:现代休闲研究的伟大开拓者

 一 来自现实生活休闲化趋势的挑战

 二 马克思与19世纪人类休闲研究

 三 解读马克思思想的多种模式及方法分析

 四 休闲视角解读马克思思想的学术价值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人类休闲生活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休闲生活与人类社会历史分期

  一 社会形态分期法

  二 社会文明分期法

  三 科学技术革命分期法

  四 本书对人类社会历史分期的看法

 第二节 人类休闲生活演进历程

  一 人体内在生理和心理节律调节的阶段

  二 大自然变化节律调节的阶段

  三 机器大工业生产节律调节的阶段

  四 知识生产和信息传输节律调节的阶段

 第三节 人类争取休闲生活合法性斗争的历史发展

  一 人类休闲生活合法性的三种根据

  二 人类争取休闲生活合法化(大众化)斗争的回顾

第二章 人类思想史上休闲概念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人类思想史上的几种代表性休闲概念

  一 休闲概念的词源学和语义学考察

  二 中西两大休闲观念源头的简要考察

  三 当代休闲概念的多重意蕴考察

 第二节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直接来源和方法论特点

  一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先驱:空想社会主义

  二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方法论特点

 第三节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内涵要素探析

  一 时间性和自由精神

  二 自主性和权利性

  三 主体能力和素质

  四 制度性与非制度性

第三章 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休闲思想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为自己确立的人生道路和理论旨趣

  一 马克思为自己确立的人生道路

  二 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旨趣

  三 马克思对工人阶级争取缩短工作日斗争的高度赞扬和积极支持

 第二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休闲思想底蕴

  一 宗教—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

  二 劳动—休闲解放与人类解放

  三 生理解放与人的解放

第四章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指认和解读(上)——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基点探索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点看法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

  二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第二节 人类三种基本生存状态

  一 劳动生存状态

  二 休闲生存状态

  三 生理生存状态

  四 这三种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人类解放的整体性及其三个逻辑基点

  一 自主自由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形式

  二 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空间

  三 生理生活解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五章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指认和解读(下)——在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中隐喻的休闲思想探索

 第一节 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一 劳动与休闲的对立统一性

  二 休闲的创造

  三 休闲的占有和享用

 第二节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一 休闲研究为何要关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二 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工作日变化与工人的休闲生活

  一 工作日的可变性

  二 劳动时间

  三 劳动强度

  四 劳动工资

  五 劳动环境

  六 大量使用女工童工

 第四节 作为终极价值实现的休闲

第六章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知识信息社会昭示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带来的社会转型

  二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带来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的新变化揭示了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二 我们的革命观念反思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新问题警示我们重视马克思休闲思想研究

  一 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 民主社会主义者未来社会主义观中的休闲因素

 第四节 马克思休闲思想预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新意蕴

  一 当代西方思想家对人类自由解放理论的新阐释

  二 消费社会与人的解放

  三 我们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解放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再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