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

80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商丘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来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7

上书时间2023-02-27

乔木在堂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来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33734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4页
  • 字数 31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陈来学术论著集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不求面面俱到,在结构上以“文化观”、“心物论”、“形上学”为骨架;在写作上,是以当代中国文化的视野和中西哲学的融合前景作为研究和观照的出发点,探索20世纪现代中国哲学家在发展具有中国性的哲学方面的经验,以作为21世纪中国哲学建设的参考。由此可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的书名“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其中的重点在“中国”。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的各章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写成的,其中不少已先期发表于学术刊物上,不过,虽然各章的写作时间早晚不同,而且往往借助于参加学术会议的机缘,但思路和问题意识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前言“现代中的传统”是参加200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现代性与传统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借助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区分,致力讨论建构“现代的”、“中国的”哲学的理据和途径。
【作者简介】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副执行长。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多所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兼职教授等。
【目录】
一现代中的传统:“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
二熊十力与现代新儒家的“哲学”观念
三熊十力《体用论》的宇宙论
四熊十力《明心篇》的明心论
五马一浮哲学的理气体用论
六马一浮哲学的心物论
七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与其文化多元主义
八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与马克斯·韦伯的中国文化观
九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的人心论
十“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
十一冯友兰《新理学》形上学之检讨
十二冯友兰“新理学”哲学要论
十三冯友兰的《新事论》及其文化观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十四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十五“有情与无情”:冯友兰论中国哲学中的情感问题
十六圣人之后的人生追寻
——重读冯友兰先生的《新世训》
十七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
十八《中国哲学史新编》与冯友兰的终极关怀
十九从“贞元之际”到“旧邦新命”
——写在冯友兰先生全集出版之际
后序
“陈来学术论著集”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