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

60 八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3.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旭菁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w-64

上书时间2025-04-07

评价3615好评率 99.97%

  • 包装仔细 154
  • 品相不错 147
  • 物流很快 138
  • 发货速度快 133
  • 非常满意 125
  • 价格实惠 122
  • 物超所值 108
  • 值得信赖 107
  • 服务态度好 94
  • 品相超预期 92
  • 价格有点贵 1
  • 包装简陋 1
  • 描述一致 1
  • 有小瑕疵 1
  • 物流有点慢 1
  • 书质量太差 1
查看全部评价

物载图书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钱旭菁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68803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251千字
  • 丛书 青年学者文库
【内容简介】
  动词是各种语言中zui重要也zui复杂的一个词类,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身体动作动词是zui典型的动词,《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身体动作动词习得研究——基于词语联想的研究》以78个身体动作动词为研究对象,采用词语联想的研究方法,对比考察中国人和英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中这些动词的组织方式有何异同,从而探索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这些动词的聚合关系、组合关系以及词义的习得情况,揭示英语背景的L2学习者习得汉语身体动作动词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简介】
  钱旭菁,女,江苏省苏州市人。1993年在北京语言大学获得本科学位,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为留学生开设过各种语言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过"汉语词汇和词汇习得"以及"论文写作"等课程。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缘起
1.2研究综述
1.2.1心理词汇的研究
1.2.2与本课题相关的汉语动作动词研究
1.2.3汉语动词习得研究
第2章研究方法
2.1词语知识和测试词语知识的方法
2.2词语联想
2.2.1L1词语联想
2.2.2L2词语联想
2.2.3国内词语联想研究
2.3研究设计
2.3.1测试材料
2.3.2被试
2.3.3测试程序
2.4研究意义
第3章刺激词和联想词的关系
3.1分类标准
3.2聚合联想
3.2.1同/近义联想
3.2.2反义联想
3.2.3上下义/类义联想
3.2.4场景联想
3.2.5逻辑联想
3.2.6同素联想
3.3组合联想
3.3.1动宾联想
3.3.2动补联想
3.3.3主谓联想
3.3.4动词+体标记联想
3.3.5间接组合联想
3.3.6语块
3.4非语义联想
3.4.1无关联想
3.4.2形式联想
3.5关于分类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3.5.1对联想词的某些特殊处理
3.5.2离合词的处理
3.5.3分类两可情况的处理
3.6小结
第4章聚合联想
4.1逻辑联想和场景联想
4.2同/近义联想
4.2.1同/近义关系的判定
4.2.2中外同/近义联想的相同点
4.2.3中外同/近义联想的不同点
4.3反义联想
4.3.1反义关系的判定
4.3.2中外反义联想的相同点
4.3.3中外反义联想的不同点
4.4上下义/类义联想
4.4.1动词上下义/类义关系的特点
4.4.2类义关系的确定
4.4.3中外上下义/类义联想的相同点
4.4.4中外上下义/类义联想的不同点
4.5同素聚合联想
4.5.1中外同素联想的相同点
4.5.2中外同素联想的不同点
4.6影响聚合联想的因素
4.7小结
第5章组合联想
5.1词义要素和组合联想类型
5.2语块联想
5.3动宾联想
5.3.1量的比较
5.3.2质的分析
5.4动补联想
5.4.1中外动补联想的相同点
5.4.2中外动补联想的不同点
5.5主谓联想
5.6动词+体标记联想
5.7间接组合联想
5.7.1间接组合联想的类型
5.7.2中外间接组合联想的差异
5.8小结
第6章非语义联想
6.1形式联想
6.1.1语音联想
6.1.2字形联想
6.1.3音同形近联想
6.2无关联想
6.3联想偏误
6.4小结
第7章学习者身体动作动词的习得(一):词义习得
7.1刺激词的义项分布
7.2母语者词语联想中刺激词的义项分布
7.2.1词语联想义项与词典义项的比较
7.2.2词语联想与"义频语料"义项的比较
7.2.3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
7.3学习者刺激词词义的习得情况
7.3.1学习者与母语者刺激词义项的比较
7.3.2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刺激词词义的掌握情况
7.3.3学习者已经掌握的义项
7.3.4学习者未掌握的义项
7.3.5学习者词义发展的不稳定性
7.3.6影响学习者词义习得的因素
7.4小结
第8章学习者身体动作动词的习得(二):词语网络的组织方式
8.1学习者身体动作动词的习得规律
8.1.1同一语义类内部不同动词的习得顺序
8.1.2单个词语的习得规律
8.1.3词语习得过程中的U形趋势
8.2学习者和母语者身体动作动词词语网络的组织方式
第9章结语
9.1基本结论
9.2本研究对汉语L2词汇教学的启示
9.3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