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近代经济的历史结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亚近代经济的历史结构

35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中村哲 编;王玉茹 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94

上书时间2023-08-08

杭州书林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中村哲 编;王玉茹 译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1047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6页
  • 字数 343千字
【内容简介】
21世纪初的现今,全世界存在三大经济圈,分别是以EU(欧盟)为核心的欧洲,以美国为中心的NAFTA(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东亚。其中,东亚是最新崛起而且发展最为显著的地位。截至目前的经济史理论,近代之前以西欧为研究对象,现代主要以美国为研究对象。但是,现在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形成了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圈。所以考察东亚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和各项条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东亚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在很多方面与欧洲和美国不同,所以还需要结合东亚的历史情况,重新构筑经济史理论本身。本书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作者简介】
中村哲,1931年生。鹿儿岛国际大学附属地域综合研究所教授兼所长。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福井县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经营学研究科教授。代表作:《明治维新的基础结构——日本资本主义形成的特点》载未来社《奴隶制的理论》,1968年版。《世界资本主义和明治维新》青木书店1978年;比峰出版社(韩国语版)1991。《奴隶制、农奴制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77年;武汉大学出版社(中文版)1994年;知识出版社(韩国语版)2000年。《近代世界史像的再构建——从东亚的视角出发》青木书店1991年;中文版1994年;韩国语版1991年。《东亚近代史理论的再探讨》樱井书店2000年;中文版2002年;韩国语版2004年。
【目录】
序东北经济的近世与近代(1600-1900)——共同点与差异
第一章18世纪朝鲜王朝的经济体制——以广域统合体制的特征为中心
第二章清末自产鸦片之替代进口鸦片(1850-1906)
第三章中国近代的经济增长和中长周期波动
第四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帝国主义经济的变迁——在世界市场中的位置
第五章银与亚洲国际经济秩序——以上海为中心的观察
第六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市型出口中小工业的历史定位——与传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1920-1930年间日本与朝鲜的生活改善运动
第八章近代东亚经济中同业团体的作用
第九章二战时期日本的技术人员供应
第十章日本缝纫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以创业者人际关系和情报共享体系形成为核心
第十一章亚洲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对东亚经济的分析
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