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

49 九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支树平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4

上书时间2024-06-27

老牛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支树平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49648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2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著作从对制度环境的界定入手,在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制度环境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制度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文化制度环境三个层面,研究了它们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最后落脚于如何营造适宜于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怎样培养企业家队伍上。本著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意深厚,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本著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选取了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这一全新的分析角度,拓展了企业家理论研究的视野。国外相关理论对企业家的研究,往往有脱离企业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的局限,很难揭示出企业家这一现象的社会本质。我国学术界有许多人注意到企业家与社会的联系,对企业家成长理论和成长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迄今为止从制度环境的角度,对企业家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专门的研究还比较少。本著作将企业家问题置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在制度与环境的互动中研究企业家成长问题,研究企业家现象内在的社会联系,避免了就企业家论企业家、就制度论制度的缺陷,不仅给理论界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也给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企业家成长的一个思考的基本和决策的切入点。
2.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深化了研究的层次,体现了多重效果。
3.著作在具体内容和观点上也作了大胆尝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如将制度环境界定为以社会基本制度为基础,包括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的集合,是社会制度系统与社会环境的有机整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强调企业家性质的社会属性和职业特征,认为企业家是自然人、企业人、社会人以及自然属性、职业特征和社会本性“三位一体”的统一;提出了现阶段中国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和二重性的社会的判断;在对经济制度环境与企业家成长的关系分析中,提出企业家市场的完善程度是企业家成长的直接条件;技术的工业化、经济的市场化、产权的社会化是企业家成长的根本原因;在对政治环境制度的分析中,提出政治制度环境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外部条件,政府职能转换对企业家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体制转轨首先使企业属性发生了改变,而企业属性的转变使企业家成长获得了微观基础;我国渐进式改革必然带来企业家成长的双重依赖和多种路径;在对文化制度环境分析中,充分注意了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大胆论证了社会财富观与企业家成长的关系,等等。
【作者简介】
支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山西怀仁人,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7月参加工作,南开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要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经济师。1971年7月至1975年9月山西省大同矿务局永定庄矿中学教师;1975年9月至1977年7月山西省大同矿务局永定庄矿党委办公室干事;1977年7月至1982年5月山西省大同矿务局永定庄矿团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5月至1982年9月山西省大同矿务局永定庄矿掘进区党总支部书记;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山西省大同矿务局团委书记;1985年6月至1990年7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期间:1986年2月至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90年7月至1990年11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1990年11月至1994年7月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省青联主席;1994年7月至1995年2月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级);1995年2月至1995年7月山西省委组织部部长;1995年7月至1998年10月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8年10月至2000年11月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0年11月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河南行政学院院长。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研究的思路
第四节相关研究述评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企业家理论的发展
二、关于企业家成长的理论
三、几点评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及我国转型时期制度环境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关于制度环境的一般理论
一、制度主义有关制度的一般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的一般理论
三、自由主义进化论有关制度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环境的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本质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构成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功能论
第三节转型时期我国制度环境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一、转型时期的经济制度环境
二、经济转型期的政治制度环境
三、经济转型期的文化制度环境

第三章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经验制度环境
第一节经济制度环境与企业家成长的关系
第二节转型时期我国经济制度环境的主要特征及企业家制度缺失
第三节经济制度环境基础上的企业家成长机制
第四节优化企业家成长的经济制度环境

第四章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政治制度环境
第一节企业家成长与政治制度环境
第二节市场经济中企业家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节政治体制改革与企业家成长
第四节进一步构建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政治制度环境

第五章企业家成长的文化制度环境
第一节经济转型中的文化制度环境
第二节与企业家成长相关的文化制度环境
第三节培育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