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氏“四合一”鉴瓷方法及微观图谱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易氏“四合一”鉴瓷方法及微观图谱

6 1.5折 40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易惟谦 著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易惟谦 著
  •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5750907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3页
  • 字数 25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主要是近些年来作者零散写成的专题研讨古瓷鉴定的分别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中国艺术报》、《中华工商时报》和《中国收藏》杂志以及《大众收藏》、《收藏快报》等媒体上的文章汇集而成。此书的内容集中在对古瓷的欣赏和鉴定,更偏重于鉴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简介】
  易惟谦,号清水山人,1931年生于长沙,1950年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至今一直在高等院校任教。曾学过土木工程和英语两个专业,并从事过环保和医学等工作。爱好广泛,在工科、理科、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研究,先后发表专著12部,论文200多篇,剧本、科普等方面作品共计近千种,是一个综合型学者。近期有三方面创新成果:1.《创新思维方式》为创造发明指出了新的思维方法。此文获得国内外三十多次金奖和一等奖,并被收入到《当代中国思维宝库》一书中。2.“神经部位针刺疗法”是中国第一个用神经理论指导、针灸的方法。3.“四合一鉴瓷方法”是鉴瓷史上一个新的突破,已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收藏者极好的评价和支持。
【目录】
第一部分论文——精彩的瓷器收藏
收藏是个谜——献给收藏爱好者
六十岁以后从头越
现代鉴定古瓷新思路
古瓷鉴定方法质疑
宋、元、明、清古瓷的“气泡鉴定法”
镜下微观识古瓷
再论“微观观测法”——“四台一”鉴瓷法之一
釉下气泡实测
初探古瓷鉴定方法之一:“容重”测试
说说“容重”及相关问题
“容重测试”是现代仿古瓷的克星
关于“容重测试法”的对话
对“E=3.20质疑”的质疑
谈谈比色法鉴瓷的测试问题
色差、色标、比色及量化
古陶瓷鉴定方法研究
解读“四台一”鉴瓷方法
“四台一”鉴定法是区分真品与仿品的有力武器
用“四台一”鉴瓷法教你鉴别成化斗彩
鉴瓷琐谈
鉴定古瓷方法剖斩
用科学和历史观再谈唐、宋陶瓷的特异现象
从“官哥不分”到“官哥同一”小议
我对汝窑瓷品研究的几点看法
我对宋代汝瓷的几点认识
汝瓷识别
汝瓷釉色的比较
汝瓷三足炉不符台汝瓷特征
秘色瓷是怎样的——与羊虹共赏
说彩瓷之别
我对“火石红”问题的认识
元青花真伪识别要点
清代色彩瓷的色器鉴别法
清代康熙御窑款识之我见
珐琅彩瓷器的鉴定要点
再说古月轩
勿以民窑、官窑论瓷品
古瓷显微摄影你也能行
走出收藏和鉴定的思维误区
鉴定要依靠科学,更讲求真
略谈古瓷鉴定和鉴定人
漫话文物活动中的锚位现象
师徒模式是培养鉴定师的最好方式
鉴定人员的资格谁敢认证
民间收藏盼望“专业鉴定师”很不现实
真假相依成市场
闲话“谈真论假”
高仿文物应当禁止
鉴宝应当走近科学——给鉴宝栏目的一点建议
“鉴宝”有专家,藏宝靠自己
入世对古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两大挑战
青花寻源——记唐青花的发现
珍稀的东吴出水瓷“铁锈斑斑”
初识唐代均瓷
均瓷鉴赏
玲珑小巧、精美多姿的汝窑瓷
从藏品中补证元代釉里红的特征
瓷中一绝“釉里藏诗”
让你眼花缭乱的高仿古瓷
瓷中瑰宝——绿里粉彩
瓷中也闻丝竹声
从专家鉴定遭到行内否定折射出的几个问题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由谁来扼制文物市场的“假”

第二部分微观图谱一釉下美丽世界
导言
微观图谱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