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乐府音谱考源 作者签赠本

20 5.3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襄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光生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31

上书时间2024-12-12

拾光书籍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光生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3266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当今翻弄简谱线谱的中国音乐人,往往想不到古代乐谱是个什么样子。在这方面,有人说可惜古谱失传,也有人说很可能古代是利用文字音歌唱的。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代的汉字不但是语言的载体,也是音乐中之“音符”。
【作者简介】
宋光生,1940年出生于楚夏文化交融的古商业重镇——河南南阳邓州。这里为中原交通要道,自古商贾云集,音乐繁荣,是我国古代西曲的发源地之一。在浓浓乡土音乐的熏陶之下,宋先生早早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从1951年开始先后学习横笛、胡琴、古筝、三弦、琵琶等乐器演奏,成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乐歌有乐谱吗?

 一、中国近代音乐的用谱情况

 二、中国古代音乐的用谱情况

 三、中国古代乐谱是否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世

 四、白石道人及古代瞽人音乐

 五、结语

第二章 中国汉字的音高概念

 一、语言中文字的音高感

 二、千年师传读书声

 三、歌词配曲时文字音高不可违

 四、古代有关文字音高的著述

 五、结语

第三章 中国古代乐音初探

 一、古音

 二、关于审音

 三、古代黄钟变动的原因

 四、四声是什么

 五、四声与音乐

 六、京房六十律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七、古代四声与六十韵部的结合及在音乐中的功用

 八、古代乐书六十调与韵书六十韵部的分音对照

 九、古代的不平均律

 十、结语

第四章 魏晋至宋韵书对汉字的音分

 一、晋代吕静的《韵集》

 二、六朝的韵书

 三、隋朝《切韵》

 四、唐代韵书

 五、宋朝《广韵》

 六、西晋、六朝、隋、宋乐音对照表

 七、结语

第五章 “通、独”的使用

 一、古代韵书中“通用、独用”的分布及变化

 二、古代“通、独”之根

 三、“独用”之功

 四、“通用”为乐而定

 五、“通用”的发展

 六、“通用”、“独用”的必要

 七、古乐对“通用”、“独用”的使用

 八、先秦的“通、独”问题

 九、魏晋六朝的“同”与“别”

 十、唐代“通、独”问题

 十一、宋代“通、独”问题

 十二、元、明、清的“通用”与“独用”

 十三、明、清音论

 十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和声”

 一、和声之史

 二、传统笙的和音

 三、师旷的“和声”

 四、古代文字音声“反切”之和

 五、自然之声

 六、“铙歌”与“和音”

 七、《石留》(汉乐府《铙歌》笙诗)之“和音”

 八、结语

第七章 古今音乐要素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标准

 三、乐音

 四、音色

 五、节奏

 六、结语

第八章 对当今传统音乐中部分特殊问题的论述

 一、务头

 二、当今民乐的“二六板”与南唐“慢二急三拍”

 三、初考传统音乐中的“六十八板曲”

 四、浅谈河南大调曲的“三不各”

 五、结语

第九章 对古代作曲的认识

 一、不可随意修改古词

 二、宫商、四声并非谱面之物

 三、一字一音的联想

 四、对宋姜白石自度曲的分析

 五、关于宋代“起调毕曲”之说

 六、“宫商”与“文字音”

 七、结语

第十章 译谱

 一、汉代《说文》与宋代《广韵》部分“反切”对照表

 二、古诗词音乐的定调

 三、古歌的繁简

 四、说明

 五、试译古谱

 六、只拣音不作译谱乐府词

 七、结语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