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
  •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
  •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
  •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
  •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

15 1.7折 86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襄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泽、徐杰 著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阳木

上书时间2024-06-26

拾光书籍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泽、徐杰 著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51167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5页
  • 字数 5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在《癌转移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分六篇38章,是作者50多年肿瘤外科治疗经验和10多年癌症实验与临床研究成果的科学总结。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癌症治疗的创新之处,包括对癌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新认识,癌症治疗和抗癌症转移的新概念、新方法,癌症在人体内存在的第三种表现形式,癌症发展过程的“两点一线”,癌转移的“八步骤及三阶段”,人类抗癌转移治疗的第三领域,癌转移治疗“三部曲”等。其中,既有对传统外科根治术及放疗、化疗病例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应用自创的XZ-C免疫调控抗癌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资料和临床验证结果分析,此外,还增加了作者进行癌症治疗的科研方法,以及攻克癌症的战略思路和建言。书中的部分内容曾在癌症治疗学国际会议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癌症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内容原创,观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性,适于各级医院肿瘤科、癌症专科门诊医师、肿瘤科研人员、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徐泽,1933年生于江西乐平县。1956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先后任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及博士生导师,湖北中医学院实验外科研究所所长,腹部肿瘤外科研究室主任和抗癌转移、复发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武汉抗癌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国际外科医师联合会会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一、二、三、四届常务编委,腹部外科杂志一、二、三届常务编委。从事外科工作55年,对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肠癌的手术治疗,以及防止术后复发、转移的中西医药结合治疗都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987年开始肿瘤实验研究,通过癌细胞移植,建立肿瘤动物模型,探讨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及规律,寻找抑制转移的方法,从大量的天然药物中筛选出48种具有对抗癌侵袭、转移、复发作用的中药,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发明了XZ-C免疫调控抗癌中药制剂,经大量病例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发表科研论文126篇,主编《癌症治疗新认识和新模式》《癌转移治疗新概念与新方法》,参编《肝病治疗学》《腹部外科手术学》等10部医学专著。从事教学工作40年,培养了许多青年医师、10名硕士研究生及2名博士研究生。从事外科科研工作15年,取得多项成果,其中“自制XZ-C,型腹腔-静脉转流装置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获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在全国38家医院推广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用实验外科方法探讨肺血吸虫病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获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篇创新篇
第1章癌症治疗学概念的新认识
一、传统癌症治疗学概念
二、治愈应通过调控而非杀伤
三、癌症研究的新进展和治疗新趋势

第2章胸腺萎缩、免疫功能低下是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之
一、癌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实验研究新发现
二、探讨遏制肿瘤进展、胸腺进行性萎缩及免疫重建方法

第3章XZ-C免疫调控疗法的“护胸升免”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一、动物实验启示
二、应保护、调控、激活人体内抗癌免疫系统
三、类生物调节剂样免疫调控抗癌中药研究概况
四、XZ-C免疫调控中药的类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和疗效
五、XZ-C免疫调控中药的临床应用原则及适用范围

第4章癌症治疗新概念的原则及特点
一、癌症攻关,关键是抗转移
二、癌症的治疗原则
三、癌症治疗依赖的力量

第5章癌症治疗应转变观念,建立全面治疗观
一、传统疗法目标单纯,只杀癌细胞
二、为什么没有阻止复发、转移
三、传统疗法忽视了宿主本身对癌的制约力
四、倡议建立同时针对肿瘤和宿主的全面治疗观
五、通过加强宿主抗癌力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六、如何建立癌症的全面治疗观~
七、免疫调控也是癌症全面治疗的重点

第6章癌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组合新模式
一、为什么提出有机综合治疗新模式
二、如何制订多学科有机综合治疗方案
三、癌症多学科综合治疗具体方案的倡议

第7章癌在人体内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传统的癌症治疗学认为有两种形式
二、癌症治疗新概念认为有三种形式
三、癌在人体内第三种形式的研究与认识过程
四、癌症治疗的目标应针对上述三种存在形式

第8章癌症发展全过程的“两点一线”论
一、癌症治疗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止转移
二、癌转移发展的全过程可总结为“两点一线
三、传统的癌症治疗只重视“两点”,而忽视“一线
四、癌症治疗新概念认为,既应重视“两点”,更要切断“一线

第9章抗癌转移治疗三部曲
一、应了解转移步骤,使治疗的目标更具体
二、设法对各转移步骤进行逐个击破
三、抗癌转移治疗三大对策(“三部曲”)

第10章开辟抗癌转移治疗的第三领域
一、如何证实癌在人体内的第三种表现形式
二、抗癌治疗的第三领域
三、循环系统拥有大量的免疫监视细胞

第二篇改革篇
第11章对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的分析、评价与质疑
一、对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给药途径的分析与质疑
二、对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药量计算方法的分析与质疑
三、对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疗效评定标准的分析与评价

第12章改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为靶器官血管内化疗的倡议
一、评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二、将实体瘤全身静脉化疗改为靶器官血管内化疗
三、腹部实体瘤靶器官血管内化疗具体方法和途径的倡议

第13章对传统化疗治疗癌症的改进和完善意见
一、论抗癌药物使用后的“得”与“失”
二、肿瘤化疗现状是影响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主要原因
三、改进和完善化疗的建议

第14章对癌症术后辅助化疗改进措施的倡议
一、为什么要进行癌症术后辅助化疗
……
第三篇回顾·反思篇
第四篇实验研究篇
第五篇临床验证篇
第六篇科研、发展篇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