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 7.0折 ¥ 45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陆振华 顾泳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86863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9443907
上书时间2024-12-16
江苏省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使得常熟市在提高区域内特殊儿童入学率、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绩。“特教班”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让常熟市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引起了国内特教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赞扬,被特教同行誉为“常熟模式”。
本文重点要谈的不是成绩,而是成绩背后的专业行动和专业行动背后的行动主体——人,以及这些特殊教育实践行动带来的三个教育启示。
个教育启示:特殊孩子,首先也是人;特殊需求,首先也是人的需求。从这个常识出发,我们将重新理解人的存在。
特殊教育是面向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所进行的教育。广义上讲,那些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言语或沟通能力上与普通孩子有明显差异的孩子,都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其中也包括天才儿童。不过,目前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所接收的特殊孩子,一般指的是狭义的特殊孩子,即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孩子。
每个特殊孩子的缺陷程度、缺陷特征各不相同,这意味着每个特殊孩子的需要是有差异的。只有正确认识特殊孩子真实的、具有广泛差异的需求,我们才有可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教育。
1.重新理解特殊孩子的自我体验
仅在语义层面理解特殊孩子的“缺陷”远远不够。对于特殊孩子来讲,“缺陷”就像普通孩子的眼睛、四肢,是嵌在身体里的,是长在身体里的,是与生命整体关联在一起的。对于特殊孩子来说,“缺陷”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特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更多挫折、更多失败、更多嘲笑与羞辱、更多不解与排斥。遭遇这类事件之后,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安全、足够专业的人或场所(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和相关康复机构)去接纳、安置、缓解、疏通特殊孩子的负面情绪,这些经历和情绪就会累积在他们的身体里,终变成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具有攻击性,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特殊孩子的“缺陷”,是与身体和心理、日常生活和人际应对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整体的“缺陷”。换言之,当我们描述一个生命个体时,我们既要考虑身体的存在,也要考虑心理的存在:既要考虑他的日常生活,又要考虑他的人际应对。
2.对特殊家庭的认知,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人与家庭的关系
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编印了多本特殊教育故事集,其中描述特殊孩子家庭常见的两个词是“心痛”和“心碎”。对这种痛感的认知与体验,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我从这些故事中获得了三个关于人与家庭关系的新理解。个新理解是:个人是由家庭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在问题出现之前,人们往往很难意识到它有多么重要。
第二个新理解是:“缺陷”带来的困境,既附着在特殊孩子身上,也附着在整个家庭身上。对于特殊孩子及其家庭来说,接受“缺陷”是走出困境的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走出这一步,才有可能寻求到专业帮助,才有可能获得社会的帮助。
第三个新理解是:家庭的积极应对一定对特殊孩子的成长有利,家庭的消极应对一定对特殊孩子的成长有害。积极应对包括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及时寻找专业帮助。“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也可以通过合适的训练和教育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如错过了期,往往事倍功半。”具体到听力障碍,如果听力损失在41-70dB(一级重听和二级重听),一般进行2-3年的听力语言训练后,就能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听力障碍发现得越早,干预越及时,越有助于孩子的听觉和语言能力发展。
江苏省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使得常熟市在提高区域内特殊儿童入学率、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绩。“特教班”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让常熟市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引起了国内特教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赞扬,被特教同行誉为“常熟模式”。
《融合教育常熟模式:县域“特教班”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重点要谈的不是成绩,而是成绩背后的专业行动和专业行动背后的行动主体——人,以及这些特殊教育实践行动带来的三个教育启示。
章 置身于世界和中国之中的常熟特殊教育
一、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简史
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简史
三、常熟特殊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走向融合教育:问题与挑战
一、融合教育发展,必须直面的五个关键问题
二、融合教育发展需要一个支持保障体系
三、常熟方案:构建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枢纽”的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第三章 动态测评,多元安置,“学有所教”得以实现
一、全球视域下的融合教育安置形式
二、随班就读:适合中国国情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方式
三、常熟方案:基于动态测评的多元安置
四、常熟方案:原创三种特教班办班模式,确保融合教育按需供教
常熟特教故事(一):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学的“按需供教”实践
五、常熟方案:不断完善“送教上门”工作流程,充分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
常熟特教故事(二):我愿成为你的小太阳
常熟特教故事(三):小科同学,老师时刻关注着你
常熟特教故事(四):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孤独症家庭重拾希望
常熟特教故事(五):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
第四章 培训师资,改革教学,“学有优教”初见成效
第五章 多方参与,通力协作,“全情接纳”氛围浓厚
结语
参考文献
江苏省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使得常熟市在提高区域内特殊儿童入学率、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绩。“特教班”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让常熟市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引起了国内特教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赞扬,被特教同行誉为“常熟模式”。
《融合教育常熟模式:县域“特教班”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重点要谈的不是成绩,而是成绩背后的专业行动和专业行动背后的行动主体——人,以及这些特殊教育实践行动带来的三个教育启示。
常熟特殊教育发展的46年中,积极响应国家特殊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切实结合本土实际情况,逐渐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县域融合教育运行模式。该模式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更多元、更专业、更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服务,有效提升了常熟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不仅在常熟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而且其影响力正在向全国扩大。本书主要介绍常熟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常熟融合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常熟模式的内容和特点等,以期给中国其他县(区)、市的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