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碳管理体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球碳管理体系研究

69.52 6.4折 108 全新

库存22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振,彭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2658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29664306

上书时间2024-11-27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挑战之一,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碳排放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碳减排战略与行动。根据Climate Watch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球已有176个缔约方提交或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NDC),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发展路径成为全球转型的主要方向。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行动。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0年12月12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碳排放的持续增加让我们认识到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碳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碳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主要包括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管理和碳中和管理等内容,并对应着碳定价、碳市场、碳交易、碳金融、碳信用等工具。其中,碳排放管理是碳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对企业和组织的碳排放评估、检测和报告,推动企业和组织低碳转型。随着全球对碳管理体系关注的增加,碳资产管理成为重要的议题,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企业碳风险,并将ESG纳入投资决策。碳交易管理涉及碳市场运作,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允许企业在碳市场上交易碳配额,鼓励企业碳减排和创新。碳中和管理是碳管理体系的新兴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制定碳中和目标,并采取多种措施以达到净零排放目标。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了碳管理体系建设力度,通过碳市场机制、碳税、碳减排配额等手段推动碳减排。如欧盟作为全球领先的碳管理体系建设者之一,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欧盟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减排目标,旨在到205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并致力于实现绿色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美国在碳管理体系上经历了一系列政策变迁,近年来,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制定包括清洁能源支持、车辆排放标准升级等一系列措施;不少州和城市也采取自主行动,制定更为严格的减排目标。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推进碳管理体系建设,全球各国碳管理体系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碳管理体系建设日益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在碳管理体系建设上走在全球前列,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借鉴。我国也将碳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鉴于此,我国有必要了解国外碳管理体系发展特征,学习国外经验,推动我国碳管理体系持续优化。

 

从各国推进碳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来看,全球碳管理体系正蓬勃发展。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发布的《企业“碳中和”目标设定、行动及全球合作》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有3821家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其中1399家企业做出了明确的净零承诺。国际碳行动伙伴关系(ICAP)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球碳市场覆盖地区GDP已占全球的55%,全球近1/3的人口生活在有碳市场的地区,碳市场收入超过630亿美元。加强碳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行动。究其原因,碳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碳减排、优化碳资产管理、低碳转型等具有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其中,碳排放管理有助于碳排放识别与评估,以及碳排放降低;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金投入低碳领域;碳交易管理将有助于促进碳减排市场化,激励企业碳减排,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碳中和管理对于碳中和目标实现和碳减排至关重要。可见,通过碳管理体系的全面建设和实施,不管是国家或地区、企业或组织均可以有效地促进碳减排。碳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组织实现减排目标、提升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促进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构建低碳绿色未来提供了重要支持。

 

鉴于碳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与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共同组织研究团队,历经近一年的时间,编撰形成《全球碳管理体系研究》这一著作,旨在对全球碳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本书共十章,主要分析了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内涵特征、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全球碳资产管理体系概况;同时,选择美国、欧盟、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深入分析其碳管理体系建设背景与进展,以及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并总结出各国或地区碳管理的政策体系与特征。本书的编写依托于广泛的国外资料搜集整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我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和比较各国碳管理体系的经验与特征,为我国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碳管理政策和措施,为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也为企业、园区等加强碳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与经验指导。

 

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紧紧围绕国家“双碳”发展大局,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对“双碳”发展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系列研究。为展现这一领域系列研究成果,也为了培养研究队伍、塑造智库品牌,我们于2022年10月推出“双碳发展研究丛书”,本书为该丛书的第二本著作,聚焦全球碳管理体系这一主题,未来将陆续推出其他相关成果。

 

本书由王振、彭峰提出框架、组织协调,并负责修改统稿。各章执笔分工如下:第一章,尚勇敏、王振;第二章,刘树峰;第三章,冯玲玲、王振、张铭浩;第四章,张梁雪子、彭峰;第五章,金琳、王振、陈秋红;第六章,吕国庆;第七章,程飞鸿、茹煜哲、梁婧;第八章,张美星;第九章,何卫东、高歌、严海媚;第十章,姚魏、陈思彤。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研究团队的通力合作,感谢所有为本书研究和编写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同时,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李易主任,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的陈潇总裁、陈韦副总裁的支持和指导。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对本书出版提供的帮助。

 

本书是我们对全球碳管理体系建设进展、特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希望本书能够促进读者对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关注和进一步了解。由于研究能力与精力有限,本书内容还不尽完善。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为更多学者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摘要

2021年被称为我国双碳元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2030/2060总体目标,2022年,“双碳发展研究丛书”的第一本《全球碳中和战略研究》出版,为从事双碳政策制定、双碳技术开发、双碳产业等领域研究的企业、政府、科研人员、以及大中专学生提供参考。2023年,王振、彭峰等带领团队撰写了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各先进国家的历史沿革,以期对全球碳中和领域的相关研究有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为我国相关人员的学习、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王振


199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信息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省、浙江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获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成就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近年来出版有《新产业革命与上海的转型发展》《上海2050年发展愿景》《长三角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研究》等多部著作,并担任《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报告》《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等蓝皮书主编。


 


彭峰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博士后。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环境资源立法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主任,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法学会首批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获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等。



目录

第一章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展望1


第一节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发展形势1


第二节碳管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4


第三节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发展概况7


第四节全球碳管理体系的未来展望19


第二章碳资产管理的国际比较22


第一节碳资产的内涵与特征22


第二节碳资产法律属性的国际比较25


第三节碳资产定价机制的国际比较29


第四节碳资产管理的模式分析38


第五节中国碳资产管理的不足与展望41


第三章美国碳管理体系44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44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46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61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69


第四章欧盟碳管理体系82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82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87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101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110


第五章日本碳管理体系125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125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128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140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144


第六章德国碳管理体系153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153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156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172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179


第七章英国碳管理体系188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188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193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202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210


第八章新加坡碳管理体系222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222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224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234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238


第九章澳大利亚碳管理体系245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与进展245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249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260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268


第十章加拿大碳管理体系278


第一节碳管理体系的背景与进展278


第二节碳排放与碳责任管理283


第三节碳交易与碳信用管理298


第四节碳管理政策304



内容摘要

2021年被称为我国双碳元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2030/2060总体目标,2022年,“双碳发展研究丛书”的第一本《全球碳中和战略研究》出版,为从事双碳政策制定、双碳技术开发、双碳产业等领域研究的企业、政府、科研人员、以及大中专学生提供参考。2023年,王振、彭峰等带领团队撰写了全球碳管理体系的各先进国家的历史沿革,以期对全球碳中和领域的相关研究有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为我国相关人员的学习、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主编推荐

王振

199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信息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省、浙江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获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成就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近年来出版有《新产业革命与上海的转型发展》《上海2050年发展愿景》《长三角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研究》等多部著作,并担任《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报告》《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等蓝皮书主编。

 

彭峰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博士后。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环境资源立法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主任,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法学会首批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获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等。



媒体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