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新闻学研究:理论、方法、发现与未来(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球新闻学研究:理论、方法、发现与未来(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46.81 5.2折 89.8 全新

库存19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马丁 劳福霍兹 [美]戴维 韦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15270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9.8元

货号29581127

上书时间2024-11-26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全球新闻学是指新闻生产结构和标准的持续演进的同质化(“一个世界”),以及代表全世界不同类型社会的截然不同的新闻文化的总和。《全球新闻学研究》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对全球新闻业的解读视角,从特定的区域研究拓展至全球视野。
本书收录全球26位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阐释全球化对于新闻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影响与后果,以22章的篇幅将四个主要方面的学术研究融于一册:基于新闻学研究不能再局限于国家和文化边界的考虑,介绍了主要理论路径;介绍了比较新闻学研究方法,以及经验研究的主要工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观察法等);通过介绍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新闻学研究相关的重要范式和发现,提供真正的全球视角;提出全球化如何影响作为一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如何挑战建立在民族国家及其边界概念基础上的传统范式。总之,本书对全球新闻学研究进行了全面概述,可作为全球新闻学研究的概论。



商品简介

全球新闻学是指新闻生产结构和标准的持续演进的同质化(“一个世界”),以及代表全世界不同类型社会的截然不同的新闻文化的总和。《全球新闻学研究》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对全球新闻业的解读视角,从特定的区域研究拓展至全球视野。
本书收录全球26位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阐释全球化对于新闻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影响与后果,以22章的篇幅将四个主要方面的学术研究融于一册:基于新闻学研究不能再局限于国家和文化边界的考虑,介绍了主要理论路径;介绍了比较新闻学研究方法,以及经验研究的主要工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观察法等);通过介绍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新闻学研究相关的重要范式和发现,提供真正的全球视角;提出全球化如何影响作为一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如何挑战建立在民族国家及其边界概念基础上的传统范式。总之,本书对全球新闻学研究进行了全面概述,可作为全球新闻学研究的概论。



作者简介

马丁·劳福霍兹,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媒介研究教授。他编辑和出版了十几部著作,发表了100多篇期刊论文(包括图书章节)。著有《新闻业的未来》(Die Zukunft des Journalismus,1994,合著)、《作为媒介事件的战争II》(Krieg alsMedienereignis,2004,编者)、《新闻学理论》(Theorien des Journalismus,2004,编者)等。
戴维·韦弗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校区新闻学院的罗伊·W. 霍华德研究(the Roy W. Howard Research)教授。著有《全球记者》(The global journalist,1998),合著了多部关于美国记者的书,包括《21世纪的美国记者》(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2007)。



目录

部分新闻学研究导论
第1章追问国家、文化与学科边界:呼吁全球新闻学研究 

第二部分新闻学研究理论
第2章多样化多维度竞争性:新闻学研究理论路径概述 
第3章全球化世界社会中的新闻业:新闻学研究的社会学路径 
第4章人人享有信息传播权:新闻业的文化路径 
第5章新闻生产的结构:新闻学研究的组织路径 
第6章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新闻学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第7章作为象征性实践的新闻业:新闻学研究的性别路径/ 

第三部分方法论与新闻学研究方法
第8章跨越文化边界的新闻业比较:现状、策略、问题和对策 
第9章新闻学研究方法:调查法 
第10章新闻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第11章新闻学研究方法:观察 

第四部分新闻学研究范式与发现精选
第12章美国的新闻学研究:网络世界的范式变革 
第13章德国的新闻学研究:发展与主要研究兴趣 

第14章英国的新闻学研究:独立的努力到学科的建立
第15章南非的新闻学研究:全球化时代挑战范式分歧与找
第16章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共同体、路径和主题 
第17章墨西哥的新闻学研究:拉美语境下的历史发展与研究兴趣 

第五部分新闻学研究的未来
第18章重新思考新闻学研究的“新闻业” 
第19章构建全球化新闻业的理论 
第20章新闻学研究的未来:超越学科边界 
第21章全球化时代的新闻学教育 
第22章全球新闻学研究:总结与展望 

主题词索引 

姓名索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全球新闻学是指新闻生产结构和标准的持续演进的同质化(“一个世界”),以及代表全世界不同类型社会的截然不同的新闻文化的总和。《全球新闻学研究》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对全球新闻业的解读视角,从特定的区域研究拓展至全球视野。
本书收录全球26位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阐释全球化对于新闻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影响与后果,以22章的篇幅将四个主要方面的学术研究融于一册:基于新闻学研究不能再局限于国家和文化边界的考虑,介绍了主要理论路径;介绍了比较新闻学研究方法,以及经验研究的主要工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观察法等);通过介绍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新闻学研究相关的重要范式和发现,提供真正的全球视角;提出全球化如何影响作为一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如何挑战建立在民族国家及其边界概念基础上的传统范式。总之,本书对全球新闻学研究进行了全面概述,可作为全球新闻学研究的概论。



主编推荐

马丁·劳福霍兹,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媒介研究教授。他编辑和出版了十几部著作,发表了100多篇期刊论文(包括图书章节)。著有《新闻业的未来》(Die Zukunft des Journalismus,1994,合著)、《作为媒介事件的战争II》(Krieg alsMedienereignis,2004,编者)、《新闻学理论》(Theorien des Journalismus,2004,编者)等。
戴维·韦弗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校区新闻学院的罗伊·W. 霍华德研究(the Roy W. Howard Research)教授。著有《全球记者》(The global journalist,1998),合著了多部关于美国记者的书,包括《21世纪的美国记者》(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2007)。



精彩内容

第22章
全球新闻学研究:总结与展望
戴维?韦弗 马丁?劳福霍兹

很明显,新闻学研究者在21世纪初设计和进行新闻学研究时,选择面很广。本书各章介绍了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当下,研究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的各种理论、路径、方法、发现和对未来的思考。我们不仅为新闻学研究者,还为那些只对世界各地如何研究新闻业感兴趣的人勾勒了新闻学研究的版图,提供了一些具体范例。

理论
可以从社会、文化、组织和个人等不同层次,以及性别等新闻工作者的主要特征方面阐释作为社会实体的新闻业的结构与功能和个体新闻工作者的观点和行为。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理论路径并不一定相互排斥。相反,它们互为补充、相互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特征有可能与组织、社会和文化变量相互作用,对特定文化、社会或组织背景下的新闻实践产生影响。
马丁?劳福霍兹在新闻学理论综述中,从更宏观的传播科学视角将新闻学研究描述为多元化、差异化和动态化的研究领域。全球新闻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包括规范路径、中程理论、组织和融合社会理论,以及性别和文化研究。总体而言,劳福霍兹明确并描述了新闻学的六大基础理论概念:规范的个人主义、分析经验性主义、行动理论、系统理论、综合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
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主体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这导致了大量异质理论路径的产生,鉴于此,劳福霍兹总结道,鉴于新闻学理论的发展既不遵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提出的理论的线性累积式理解,也不符合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所提出的常规和革命阶段的一般顺序,因此,当前有关新闻业的理论话语是多维度的。新闻学理论的发展不是取代“过时的”理论,而是建立在新理论出现和旧理论修正而获得的复杂性基础上,劳福霍兹更倾向于将新闻学研究视为一种多视角的不间断发展。
相应的,曼弗雷德?鲁尔在第3章提到,一些理论家认为,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旧的新闻学理论已经过时,但真相是:“正好相反!”尤其是源于埃米尔?涂尔干、格奥尔格?齐美尔、罗伯特?帕克、塔尔科特?帕森斯和尼克拉斯?卢曼的经典社会学路径的宏观理论概念有助于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更好地理解新闻业的功能。在第3章,鲁尔主要关注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观点,卢曼并非以新闻学研究闻名,但他对当下的新闻学研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鲁尔被视为早将社会系统理论引入新闻学研究的人,他将系统理论描述为开始研究作为社会系统和决策组织的新闻业的邀请。与完全将新闻工作者视为个体的路径不同,社会系统理论将新闻生产者和新闻接收者视为世界社会新闻业中的社会角色结构,并加以分析。就此而论,不能将新闻业简化成个体新闻工作者,而应被当作社会系统来分析。社会系统的基本元素既不是行为主体,也不是特定个体,而是传播。因此,新闻工作者不是社会系统而是新闻业等“传播系统重要的外部协同执行者”。
新闻业的社会和文化路径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作为个体的新闻工作者一定程度上与经济、政治因素等新闻业的宏观方面相联系。约翰?哈特利在第4章讨论了新闻业的文化路径,认为我们需要分析读者和受众的主观性,从而评估“作为全球企业传播机构组成部分的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影响”。具体来讲,新闻业的文化路径旨在描述媒体公司或政府机构与受众、读者等“寻求解放的‘收信人’”之间的文本关系。
哈特利开篇论述了文化研究如何将新闻业作为研究对象,他提出不仅应把新闻业彻底视为专业实践,也应视人人享有的权利。与新闻学研究的实际状况和新闻行业的自我描述相反,哈特利认为,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每个人不仅享有获取和接收信息的权利,还享有传播信息的权利,因此人人都可以被视为新闻工作者。哈特利认为,他称之为的“用户主导性创新”将再造新闻业,“使它更接近人人享有权利的梦寐以求的理想”。
毫无疑问,作为专业性实践的新闻业正面临互联网的挑战,互联网成为每个人交换信息、表达观点和参与知识生产的平台。不过,现代新闻业及其特有的组织形式(比如,编辑部、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或专业标准)形成于19世纪的原因仍然没有过时。组织形式有助于降低新闻生产的复杂性,使编辑和记者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工作,并且允许受众参照媒体组织的公信力来评估信息质量。克劳斯迪特尔?阿尔特梅彭在第5章新闻生产的结构中介绍的组织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闻业,理由是新闻报道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个人工作的结果,而且要倚仗新闻编辑部内具体的组织细节、不同的职业角色、不同技术的影响和媒体市场的反响。个体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嵌入影响新闻工作者工作和行为的组织模式。因此,新闻业的组织路径关注组织和个体新闻工作者、新闻编辑部与其他组织,以及新闻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借助于组织研究,还可以分析新闻编辑部的内部结构和环境结构。阿尔特梅彭认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