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教师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给教师的建议

26.32 5.7折 46 全新

库存30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 苏霍姆林斯基 著,王颖 译,天河世纪图书 出品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ISBN9787549280315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29343183

上书时间2024-10-19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经典著作。作者从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将一生心血全部倾注在教学前线。他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及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他的著作更被称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倡导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真正的人”等众多理念极具超前意义。

本书中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掀起学习热潮并延续至今。书中的给教师的建议,既有生动、鲜活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为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直至去世,担任他家乡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在他近30年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孜孜不倦地写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专著40多部。苏霍姆林斯基也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声望的外国知名教育家之一。



目录

建议一:个性化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   007


建议二:时间到底从哪儿来?老师一天只有24小时   /   012


建议三:谈谈教师充实健康的精神生活   /   014


建议四:在日常工作中预防神经衰弱   /   018


建议五:对待学生要充满善意   /   022


建议六:教育过程中,究竟是谁在教育儿童   /   026


建议七:教师掌控时间和教学环节息息相关   /   030


建议八: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   /   032


建议九:提升学生思维力,需要双重教学大纲   /   035


建议十:说一说如何帮助落后学生   /   038


建议十一:学习知识既是目的,更是方法   /   041


建议十二:如何获取新知识   /   043


建议十三: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   045


建议十四:给未来教师的建议   /   047


建议十五:学新教材的课   /   050


建议十六:上课的步是分析新教材   /   052


建议十七:把检查家庭作业变成学生的思考活动   /   054


建议十八:评分要有分量   /   056


建议十九:怎样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   058


建议二十:批阅作业的窍门   /   060


建议二十一:积极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   062


建议二十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064


建议二十三:用阅读扩充知识面   /   065


建议二十四:阅读可以帮助差生开拓智力   /   067


建议二十五:能力和知识不能失衡   /   068


建议二十六:如何让学生感兴趣   /   071


建议二十七: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   074


建议二十八:将智力活动和学生自尊感结合   /   078


建议二十九:关于学生的智力活动   /   080


建议三十:减少过重的负担,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   082


建议三十一: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   /   084


建议三十二:让每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   /   086


建议三十三:劳动可以教育学生   /   088


建议三十四:知识传播与参与社区生活   /   091


建议三十五:怎样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   093


建议三十六:对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   096


建议三十七:对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建议   /   097


建议三十八: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和智力   /   099


建议三十九:珍惜青少年的记忆力   /   100


建议四十:培养学生喜欢上画画   /   102


建议四十一:训练学生流利地书写   /   104


建议四十二:学生左右手都能工作   /   106


建议四十三:动手和智慧的关系   /   108


建议四十四:如何获得其他老师的经验   /   110


建议四十五: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   112


建议四十六:给复式教学老师的意见   /   115


建议四十七:老师应该写些什么计划   /   117


建议四十八:有关老师写工作笔记的意见   /   119


建议四十九:如何养成脑力劳动中的自律性   /   121


建议五十: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工具   /   125


建议五十一:学生学业太重的原因是什么   /   128


建议五十二:如何让学过的知识“动起来”   /   131


建议五十三:学生为何感觉越学越难呢   /   135


建议五十四:渴望学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   139


建议五十五:新入学孩子如何适应学习   /   143


建议五十六:使孩子们心中诗的旋律响起来   /   148


建议五十七:思想训练——开启大自然的旅程   /   153


建议五十八:按照季节性安排学习   /   156


建议五十九:认字教学与图画教学结合起来   /   158


建议六十:一定要让少年学会阅读   /   161


建议六十一:将学生带到思考的世界中   /   164


建议六十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脑力活动   /   167


建议六十三:研究性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   /   171


建议六十四:劳动和智力发展的关系   /   175


建议六十五:通过劳动发掘才能和爱好   /   179


建议六十六:小学的基础教育   /   183


建议六十七:教学中的刻意记忆和理解性记忆   /   186


建议六十八:鼓励学生尝试“超纲”   /   189


建议六十九:使用何种教学法   /   191


建议七十:初中时期智力活动的特点   /   195


建议七十一:高中时期思维活动的特点   /   199


建议七十二:学生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   202


建议七十三:教师要守护学生的信任   /   207


建议七十四: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   209


建议七十五:教反应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   212


建议七十六:让一个“差生”头脑开窍   /   215


建议七十七:“教育”与“自我教育”   /   222


建议七十八:让水源保持清洁   /   228


建议七十九:关于“全面发展”的一些建议   /   234


建议八十: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关心孩子的健康   /   242


建议八十一:阅览室,思考的阵地   /   245


建议八十二:给我们的“家长培训班”的建议   /   248


建议八十三:父母如何统一行动教育孩子   /   250


建议八十四: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   254


建议八十五:乡村学校的重要使命   /   260


建议八十六: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   /   262


建议八十七:关于教育理念保持一致的问题   /   269


建议八十八:怎样听课和进行课程分析   /   272


建议八十九:引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   283


建议九十:进修经历,以及办学经验   /   287


建议九十一:对和谐教育的一些观点   /   291


建议九十二:增强美德的吸引力   /   296


建议九十三:劳动素质与全面发展   /   298


建议九十四:教师的权威表现在哪些方面   /   302


建议九十五:提倡教师做一些科研工作   /   304


建议九十六:“差生”应该怎样教育   /   308


建议九十七:怎样让学生热爱劳动   /   313


建议九十八:如何对抗懒惰   /   321


建议九十九:课堂教学工作与课外阅读活动   /   324


建议一百:提升教学品质的几个疑问   /   328



内容摘要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经典著作。作者从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将一生心血全部倾注在教学前线。他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及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他的著作更被称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倡导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真正的人”等众多理念极具超前意义。


本书中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掀起学习热潮并延续至今。书中的给教师的建议,既有生动、鲜活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为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



主编推荐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直至去世,担任他家乡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在他近30年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孜孜不倦地写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专著40多部。苏霍姆林斯基也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声望的外国知名教育家之一。



精彩内容

 

一些来自师范大学的学生经常会给我写信,他们在信里都会不谋而合地问到一个问题,我认为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对很多未来想做老师的大学生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教育工作中核心、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深入思考了32年,即便如此,想要回答清楚也并不容易,因为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没有哪件事儿是次要的,是不重要的。但是,教育工作毕竟是有核心、重点的。

各位未来的教师,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立而又个性鲜活的个体。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搬运知识,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挪动到学生的大脑里,而首先实则是教师跟学生两个个性鲜活的个体间情感的相互交流。

学生在学校进行智力活动,他在学习中获得的一切成败得失,都集中展现了他的精神生活和他的内心深处的境况,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否则将会产生很多可怕又可悲的后果。请各位教师牢牢记住,如果希望学生好好学习,对学习感兴趣,能产生自觉主动钻研的力量,也愿意刻苦用功,其中重要的“原动力”,是出于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如果学生心中存有这样的力量,教师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在教学工作上如虎添翼,并获得学生的普遍尊重。学生的内在精神力量独一无二,世上没有东西可以取代,也没有什么能与之比较,一旦他心中的精神力量消失了,精神之火熄灭了,教师就算拥有再高的教学技巧,也会变得无能为力;即便有巧妙的教学手段,也都无济于事、石沉大海。

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有学生接连不断地不及格,他就会向现实妥协,渐渐习惯产生一种想法:我学什么都学不会,我做什么都不行。而每当我看到学生对学习态度趋于冷淡,对老师的斥责毫无反应,并且顺从地接受一切讥讽和批评时,我就会在心里产生愤慨之情。

未来的教师们请记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也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是想要好好学习才会来到学校的,这种愿望好像黑夜中璀璨无比的星星,它能照亮孩子们渴望并可以全心投入的情感世界。家长怀着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希望的星星交给了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但同时,非常严峻的是这颗星星也极其容易被教师们用不近人情的、冰冷的、尖酸刻薄的、不理解的言语和态度彻底毁灭。我多么希望,所有教师都可以对学生充满无限的信任,就好像他们在心里这样对待我们一样,这将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富有人情味的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对学生的能力充满信心,而这些信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们永远不可能碰到这样的时刻: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也对学生很尽心了,但这个学生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也”的程度了,再怎样教育他也不可能变好的!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出现很多错误,本质就在于有一些教师抱有这类想法。请教师们时刻记住,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是永无止境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年内学不会某种东西,但是终会有那么一天,他学会了,他理解了。对知识豁然大悟,我称这种现象为“认知觉醒”,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是孩子们在意识里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结果。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用自己的信心,帮助学生们进行积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学生表达出灰心和失望的态度。学生今天学不会的内容,也许过三年才能学会,那我们就要在这三年里,始终坚信他的力量,要始终坚信他可以做到。

我想向年轻的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医院里的外科医生通常会把一些非常尖锐的手术工具放在清洁的金属盒子里,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拿出来使用,教师们也一样,有一些十分锋利精细的工具,但是并不安全,比如说评分,好也把它放在“盒子”里,不要轻易拿出来使用。我发现有的教师,几乎学生每说一句话,他都要给一个评分,这种习惯意味着,他的教育修养还处于愚不可及的状态。只知道拿评分来解决问题,这会使分数这种尖锐精细的工具,一会儿充当蜜糖,一会儿充当棍棒。它会让一个学生扬扬自得、自我陶醉,也会让另外一个学生受到伤害。我十分希望,学校里不要搞一些所谓的“积累分数”制,不要过度追求评分的数量。在一个学期里,一个学生究竟应该有几次评分,这些要给老师自由权,让教师灵活把控就可以了。

请记住一点,即便是一个成年人,他做了一些白费力气、毫无结果的劳动,也会让他备受打击。我们接触的都是一些孩子,如果他们从自己的学习中短期内得不到自己预期的结果,看不到什么希望,就会对自我力量失去信心,要么变得极为焦躁不安,以及灰心丧气。

一个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他的自我道德感。学校里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认识周围的世界,但是不认识自己,也不了解自己。我十分确信,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也应该有一种深刻的感情,对自我充满肯定。自我教育的前提就是自我肯定,一个人的自尊感可以让他获得荣誉感和名誉感,让他变得自爱自强,这是他精神力量中的支撑。当年轻的教师进入教育行业,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时,请一定不要忘记,你在学校里首先应该教学生进行脑力活动,让学生学会思考、观察和理解。他们努力发展智力活动,并且从中获得各样的成果,然后才能感受到自己具有强大的精神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