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与对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访谈与对话

33.88 5.2折 65 全新

库存1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子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6801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29163431

上书时间2024-10-19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收进这个集子里的文字有几个部分。一是接受朋友或报刊记者的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我的“当代文学史”和其他论著的写作情况,也旁及生活经历的方面。以前接受冷霜、贺桂梅、季亚娅、张彦武(燕舞)等的访谈,已经编入《我的阅读史》《材料与注释》和《读作品记》等书中,不再重复收入。
第二是与戴锦华、解志熙、王风、贺桂梅、毛尖、吴晓东、姜涛等先生的对话和通信。征得他们的同意收入这些对话。除与王风就“样板”一词的通信外,其他几篇均由组织对话的学校、报刊、网站整理,并在报刊、网站上发表过。收入本书时,我的部分有少量改动。
第三是访谈、对话之外的几篇短文。
感谢戴锦华、解志熙、王风、贺桂梅、毛尖、吴晓东、姜涛诸位先生,慷慨允许我将他们的文字收进我的集子里。感谢提问、对话者李浴洋、李静、丁雄飞、杨宸、魏沛娜、张丹丹、郑莹、王贺,他们为访谈做了辛苦的准备,忍受读我的那些枯燥文字的痛苦;他们的提问和讨论促进了我的思考,让我获益甚多。
本书的责编仍由黄敏劼担任,继续感谢她认真细致的工作。
洪子诚  
2020年5月16日



导语摘要

《访谈与对话》收入洪子诚教授近年来的访谈、对话和若干篇随笔性文章。内容涉及对个人生活经历和学术道路的回顾,文学史写作与时代、与学科史问题的关系,文学阅读对情感经验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在论文和专著中未充分展开的观察与思考。相对于严谨的研究论文和系统的文学史论著,书中的文字有更强的可读性,蕴含更多的个人经验、趣味和性情。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 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材料与注释》《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等。



目录

序……3
访 谈……1
“文学史”这个“世纪迷思”的病症——答《深圳商报》魏沛娜问……3
当代人如何写好当代文学史——答《凤凰周刊》张丹丹问……10
有点消极,不怎么浪漫——答《南方人物周刊》郑莹问……20
谈中国当代文学史——答《上海书评》丁雄飞问……33
重审当代文学中的“制度”与“人”——答李浴洋、李静问……47
“微弱的叙述”与“不确定”的力量——答杨宸问……68
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及问题——答王贺问……85
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答李静问……98
对 话…… 117 
80 年代人们做梦,到了90 年代连梦也找不到 ——与戴锦华的对话......119 
清华园里谈读书 ——与解志熙的对话......142 
与王风就“样板戏”的“样板”一词的通信......163 
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与文学经典 ——以阅读为中心的对话......177 
文本?情感结构?跨媒介 ——关于《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一书的对话......203 
访谈、对话之外…… 231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233 
致敬文学经典的翻译家......238 
仍有稳定和值得信赖的事物 ——“与20 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会议上的发言......244 
亲近音乐的方式:《CD 流浪记》......250 
保尔· 艾吕雅的《宵禁》及其他......258?



内容摘要

《访谈与对话》收入洪子诚教授近年来的访谈、对话和若干篇随笔性文章。内容涉及对个人生活经历和学术道路的回顾,文学史写作与时代、与学科史问题的关系,文学阅读对情感经验形成的重要性,以及在论文和专著中未充分展开的观察与思考。相对于严谨的研究论文和系统的文学史论著,书中的文字有更强的可读性,蕴含更多的个人经验、趣味和性情。



主编推荐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 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材料与注释》《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等。



精彩内容

当代人如何写好当代文学史(节选)
当代人写当代史的优势与局限
《凤凰周刊》:你一直在考察中国作协在50—70 年代文学组织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2006 年的一个采访中,你较为宽容和辩证地回应了关于作协权威缩减、期刊的霸权、批评的“学院化”等社会质疑。如今针对当下的文艺界现实,包括作协、期刊、大学三者的关系,文学批评的生态,你是否有新的观察和体会? 
洪子诚:对作协这样的组织机构的历史功过,今天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8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这不是文学团体自身的问题,而需要放在整个社会政治制度中去思考。我这里只能就事论事谈这个机构的作用。我的观点和2006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在的中国作协,其实和“十七年”的作协已经有很大不同,至少功能上出现了很大变化,它已经减弱了那种“威权”的性质。
五六十年代,中国作协的决议具有某种“法律”性质。被开除出作协的作家,就失去发表作品的权利。但现在不同了,作协对文学写作走向的影响,以及评价上的权威性,都远不如五六十年代。不过,现阶段作协仍掌握着政治、物质的很大资源,它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理所当然地继续发挥着,由此产生的弊端和表现的积极因素,都需要具体进行分析。
至于作协、期刊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它们应该是互补的。当然,这段时间,确实出现许多作家、诗人、评论家进入大学的趋势,原因是双方互相发现对方的价值。大学招募著名作家、批评家以提高自身影响力、知名度,也有助于大学拉近与文学写作现场的距离。而大学的学术地位,现在的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收入(对知名作家而言),肯定也很有吸引力。其实,在民国时期,作家、批评家也有许多长期或一度在学校任职的,如胡适、朱光潜、老舍、废名、卞之琳、林庚、冯至、沈从文等。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重视作家与工农兵生活的密切关系,强调报纸刊物的意识形态重要性,并实行作协专职作家制度,许多重要的作家都分布在文学领导机关或者重要媒体,学院的地位下降。目前出现的作协、媒体和大学地位的变化,这个情况带来的问题还有待观察。
作协、媒体和大学不是对立的,应该有各自伸展的领域。媒体如何确立写作和批评上的权威,而不只是热衷于制造热点;文学生产、阅读、评价是否会只在学院里循环,以致文学文本只是供文学系教授、学生来操作解读技巧的对象——这都是值得关注的。我因为长期在大学里工作,对学院的优势和弊端了解更多。写作、批评缺乏直接生活经验,教条僵化,削弱鲜活的生命力的这种现象,在目前尤其需要警惕。
《凤凰周刊》:你在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尽可能避免了化、二元对立和道德审判。《文学的阅读》中,不少文章直接或间接地谈到身份问题,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在研究中,你对自己的身份有什么样的定位? 
洪子诚:总的来说,我研究的当代文学,研究对象和我的生活经历基本是同步的。这有好处,也有明显的缺陷。好处是对这个时期的文学现象、作家生活、写作处境和政治文化氛围有亲历者的体验和了解, 这是另一时代的研究者需要花更大气力才能体认的。缺陷则是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同步的生活经验会让你缺乏超越的眼光。对材料的掌握,也会存在问题:许多材料不是在“当代”就能呈现,需要后来者不断发掘。
“当代人”写“当代史”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意识到“亲历”的那种经验性优势,会加强写作者评述的强度;另一种是在经验、情感与“ 历史”的无法剥离的纠缠中,失去“ 旁观者”的视角,而宁愿采取一种收缩的姿态。不能简单化地判断哪种方法更好、更有价值, 这里各自存在不同的难题。
就像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回到历史情境之路,既要有个人经验的积极介入,但也要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对自我的立场、经验有警惕性的反思。离开个体经验和自我意识的加入,论述可能会成为无生命之物、悬空之物,但过度地投入和取代,对象也可能在“ 自我”之中迷失,“历史”成为主体的自我映照。自然,对具体研究者来说,他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面面俱到。由于历史观、性格、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我似乎更愿意采取后一种方法,也就是一种“微弱的叙述”的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